中国历史的真相,藏在这104幅画里

纵横百科 191 0

中国历史的真相,藏在这104幅画里

文/牛瑞华

还记得上海世博会上轰动全球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吧?它之所以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华文明代表,除了艺术价值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它反映了一种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都市生态,一种开放的、自由的、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生活状态。

《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也是一套画卷型的历史普及作品,全书用104幅摊开近1米长的跨页全景图画,描绘出中华文明各个时期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就像是结绳记事上的结,通过这些“结”我们可以摸清中国历史的大概脉络。

中国历史的真相,藏在这104幅画里

这套书最大的特色就是赋予高冷的历史以人间烟火,让人们自发地爱上历史,让它不仅仅是一门枯燥的知识和必须应对的考试。

我们从这套书里边读出了人间烟火,闻到了童年的味道。比如北京猿人,在几十万年的时间里曾经有个大暖期,流水潺潺,植被丰茂,北京猿人从中采摘野果,追兔逐鹿,好不快哉,这不就是我们童年想象的伊甸园吗!再比如赤壁之战,我们从画面中看到的不再是火烧连营的惨景,而是战前曹操横槊赋诗的浪漫情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曹操、不一样的赤壁!

这套书有104个专题,每一专题都是一个情景剧,承载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和内在情怀,而且还有让人脑洞大开的知识问答。比如我们都知道玄奘是《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但中国历史上其实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不是玄奘,而是早于玄奘几百年的朱士行,就是后来的二师兄猪八戒……

104幅生活大画卷,让历史不再高冷范儿说到历史普及读物,传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历史故事,一种是介绍文物故事,但对于习惯了影像阅读的新世代读者来说,二者都缺少了一种温度。

这套《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通过手绘的方式,增加了故事的画面感,又通过历史场景的复原,实现了文物的可视化,给人以沉浸式的体验。正如科学同盟网的耿捷老师评价的那样:“我们一直强调儿童教育重在启发好奇心,《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是一次很好的创新。”

翻开书页,一幅又一幅鲜艳生动且高清的图画映入眼帘,时而曲水流觞,时而市井烟气,时而金戈铁马,比看纪录片还要过瘾。

当然,历史叙述场景化的背后是严谨的历史考证。就拿第一幅图远古人类的代表“北京猿人”来说,他们在今天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一带生活了近50万年,从出土的大型砾石可以推断出,曾有一段属于气候上的大暖期,而“伊甸园的想象”也并非空穴来风,历史学界有一种“原初丰裕社会”的观点,认为在气候条件适宜和自然资源丰富的时候,采集狩猎部落的生活还是相当惬意的。

另外,图书中还隐藏着一些知识点和趣味点融入画面,比如——

人类最早的“房子”山洞:尽管采集时代的远古人类四处流浪,还没有开始定居,但他们夜间会聚在附近的山洞或者树屋休息,所以山洞可以算是人类最早的“房子”。

使用火的最早记录:北京猿人是东亚地区最早使用火的远古人类,虽然是采集的天然火,但火的使用大大提升了人类在丛林生活中的存活率,而且熟食也解放了人类的肠道系统,从而促进了大脑容量和智力的不断提升,让人类逐渐走向今天的文明社会。

是否存在家庭关系:虽然北京猿人还属于文明之前的“蛮荒时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孩子们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但有证据证明这一时期已经有相对稳定的伴侣关系,男性会帮助怀孕和哺乳期的女性照顾孩子,这种联系大大提升了人类群体的稳定和发展。

历史大画卷之外,这套书的文字介绍部分还有500多幅高清文物图片,这就使得这套书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观点,都有史可考有据可查。

以“脑洞大开”的提问培养历史思维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比答案更重要!相信不少家长都认同这一观点,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启发”,而不是提供标准化的答案。

我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历史教育专业,上学期间还发表过几篇学术论文,参与过几本历史类图书的翻译和编写工作,毕业后也一直很喜欢阅读历史类书籍,可是面对女儿发自童心的本质性提问,回答也往往显得苍白而空洞。

比如,我女儿二年级的时候曾问过一个问题:“爸爸,为什么有‘钱’这个东西?”我按照政治经济学交换理论讲了半天,得到的反馈却是“干巴巴的,没意思”。后来,我在一本科普书中看到一个另辟蹊径的解答,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从引导孩子思考“如果没有了钱这个东西,你又想吃披萨饼,那怎么办呢?”从这个问题入手,终于引发了孩子对历史和文化读物的兴趣。

这套书的文字介绍部分没有采用传统的叙述方式,而是采用了符合读者兴趣和认知的问答方式。比如,在第四册的“玄奘西行”中,孩子们更喜欢将《西游记》与之进行对比。所以,在创作这个专题的问题部分时,除了交代清楚玄奘西行的历史知识外,创作者还沿着读者的兴趣点进行了梳理和探索,比如猪八戒和孙悟空是有原型的,只不过不是玄奘的徒弟,而是另外一些西行求法的人——

八戒的原型是魏晋时期的朱士行(玄奘是唐太宗时期西行求法的,所以朱士行早了玄奘360多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出家为僧的人,“八戒”是他的法号。

孙悟空的原型很可能是晚了玄奘150多年的车奉朝,他在出家之前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将军,从印度求法回来之后,被唐德宗赐法号“悟空”。

此外,历史上的唐太宗并没有与玄奘结为兄弟,玄奘西行甚至是“偷渡”出去的,他在途中得到了崇信佛教的高昌国国王的资助,还给了通关的文书,玄奘才能一路顺利地到达天竺,所以《西游记》里边与唐僧结为兄弟的更有可能是高昌国国王。

提问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一问一答中,不仅激发了小读者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从时间、空间、人文、地理多个层面,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一种让人终生受益的“历史思维”。

文史通达,做视野广远的中国人除了图文结合,这套书在文史结合方面也非常优秀。

比如,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的大作文题目——“管鲍之交”,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史结合”题。如果考生只是通晓一般的文学典故,而没有从历史思维的角度搞清楚——“管仲和鲍叔牙明明是好友,为什么却辅佐了不同的人?”这一问题,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就很难有独特的视角。

通过《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春秋首霸齐桓公”这一专题,我们得知,原来管仲和鲍叔牙属于当时的最低一级的贵族(天子—诸侯—公卿—士人),到了春秋时期,他们原本的收入来源(采邑,就是分封的土地)难以为继,只能凭借自己的专长四处打工,服务的对象就是当时的诸侯公卿,所以不断更换老板也是正常的情况。

其实,所谓“大语文”就是历史和典故的碰撞和融合,比如,在一套历史书中,你会读到“孔子教授的六经和后来的四书五经是什么关系?”“曲水流觞和《兰亭集序》有什么关系?”“《玉树后庭花》为什么被称为亡国之音?”“李白这么有才华,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考试?”“明明是长子,为什么被称为杨六郎?”“岳麓会讲中,朱熹和张拭到底在辩论些什么?”

总之,一套书读下来,既感受到了中华大气磅礴的历史,又能将这些文学史上著名的公案与当时的背景联系起来,这样的历史思维,简直就是大语文的“神助攻”!

其实,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在我国非常久远,很多史书都是可以当文集读的,比如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美誉的《史记》。而今天所谓的大语文,最终考核的是孩子们整体的人文素养,这需要长时期的积累,也需要一批像《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这样的入门读物。

正如《中国教育报》副编审、文学博士张贵勇评价的那样:“当历史变成一幅展开的长卷,为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人与事被还原为鲜活的故事性场景,历史学习的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改变。《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让历史可视化,将瞬间化作永恒,赏心悦目,蔚为壮观,孩子们开启穿越时空之旅时,不知不觉间把历史文化印于脑海,留在心间,逐渐成为有着开阔格局、广远视野的中国人。”

标签: 玄奘 历史 中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