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美味(饮食电影笔记)(转载)

纵横百科 64 0

记忆的美味(饮食电影笔记)

  吃在电影院(之一)

  《芭比特的盛宴》、《饮食男女》、《满汉全席》、《厨房》、《油炸绿番茄》、《青木瓜的芳香》、《绿茶泡饭的滋味》、《草莓与巧克力》、《巧克力》、《火腿,火腿》、《蘑菇》……吃在电影院,菜单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光是名字就让人垂涎。还不要提那些不算饮食电影但是中有“吃戏”垂名青史为影迷乐道的:英国小说名著改编《汤姆•琼斯》里男主角面对情欲对象一场狂吞生蚝的以食写性;西科塞斯的黑帮片《盗亦有道》中黑社会老大在监狱里全套家伙制作意大利料理的极端粗汉与极端细腻的对比;《当哈里遇上萨莉》里男女主角在一顿普通午餐上讨论女性高潮,萨莉为了说明论点当场来了一段伪高潮,表演完了若无其事马上嚼起三明治,临桌老太却想点能让她爽成那样的菜……电影号称第七艺术,美食号称第八艺术,把这两个跟艺术沾边又跟其他很多东西沾边的玩艺弄到一块,出好玩事当然不奇怪。电影中用食物作隐喻说事也举不胜举,一会子是宗教,一会子是社会仪式,一会子是性,一会子是身份归属感……《芭比特的盛宴》(Babette’sFeast,1987,丹麦,导演加布里埃尔•阿克塞尔)法国大餐vs清教极端《芭比特的盛宴》里,最先登场,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美味而是“乏味”:咸鱼粥,还真没吃过,不过看上去听起来都让人食欲大降。干咸鱼泡一小时,刮下鱼肉,黑小麦面包加麦酒泡一小时,面糊与咸鱼末一起煮成糊,是为咸鱼粥。遥远的丹麦清教小岛上,一对虔诚的老姐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以此为主餐,她们自己吃,也送给老弱信徒吃。老姐妹在美丽的青春时代,因牧师父亲的引导,拒绝了世俗的幸福,献身宗教,日复一日过着咸鱼粥一样简单的生活。但是,整天吃咸鱼粥的信徒们虽然在一起祈祷信奉上帝,可是却越来越不融洽,时常口角,离上帝不是更近而是渐远。 一个风雨之夜,法国女子芭比特神秘出现,恳求老姐妹收留,从此担任起做咸鱼粥的任务。直到有一天,她在法国买的彩票中了一笔奖金——看到这里,我们在一旁看的人恨不得喊,快走吧!离开这个乏味的地方。可是芭比特却没有走,她要为老姐妹和她们的信徒做一顿真正的法国大餐。 活龟活鹌鹑,从法国特购运来,现杀现制,可以想见把两位教徒姐妹吓得够呛,简直是魔鬼的食物啊,搞得什么名堂!但是当晚宴开始,信徒们从游移陌生,到味蕾逐渐被美味击中,他们心情逐渐放松,线条逐渐柔和,几杯酒下肚,互相还道起歉来。这晚,一个当年追求过姐妹之一的将军也来参加晚宴,只有他最懂这顿晚宴的价值。他回忆说,很久以前,他在巴黎曾经参加过一场宴会,也吃过一道同样的菜,那位厨师是一位女性,她的本领是做出的菜具有爱情的灵效……这里说的是宴会,当然其实也是在讲宗教人生。“咸鱼粥”——枯竭、无创造力的生活与想象;而芭比特的盛宴——生活的丰富,在“魔鬼食品”的诱惑前,僵硬的心灵软化,他们感受到温暖人性。所以,芭比特的盛宴就是感官的盛宴,人性的盛宴,一味压抑感官的乐趣而追求纯粹的精神,其实可能势得其反。 《芭比特的盛宴》是丹麦女作家丹尼森(《走出非洲》)写的一个故事,电影中的那顿法国菜盛宴在电影流行之时曾有餐馆依样推出。晚宴的菜单是:开胃酒:Amontillado雪利酒,前菜:海龟汤(ConsommeofTurtle);俄国小薄饼(BlinisDemidoff)抹Demidoff鱼子酱,配1860年VeuveCliquot香槟。主菜:鹌鹑千层酥盒(QuailenSarcophage),配1845年波茛地红酒ClotVougeot;沙拉。甜点:糖渍水果佐朗姆酒蛋糕;新鲜水果。饭后酒:干邑。咖啡或茶。 至今在美国,高级餐馆中仍以法国餐馆最贵。雪利酒是葡萄酿的烈型酒,读海明威之类小说常常见到,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那么流行。今日正式的法国套餐,大致仍是上述的程序,但开胃酒也可以是白葡萄。到餐馆落座之后可以不看酒单先每人要一杯白葡萄酒,每家餐馆都有所谓housewine,就是说如果你不报名让餐馆给你上的酒。喝着这杯白葡萄酒,然后可以点菜,点好主菜之后,再拿酒单配酒。主要原则是白葡萄酒配海鲜鸡肉等白肉,红葡萄酒配牛肉羊肉等红肉。口味越重的菜,酒也要越浓。主菜吃完之后,侍者会再拿点心单,也有专门配点心的葡萄甜酒,但今人一般都只喝咖啡或茶了。 西餐正式餐桌桌子中间不是摆菜,而是摆花、蜡烛等装饰,菜分到每人的盘子中。其实比中餐品种少,但法国菜跟葡萄酒文化分不开,强调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加强各自的美味,所以一道高级宴会不光要看菜,还要看酒是否配得合适。《芭比特的盛宴》里,就对芭比特选的酒有重点介绍,以当时的运输条件,从产地运到小岛而保存完好就所费不赀,什么时候上什么酒,用什么杯子,芭比特都要对临时找来帮工的小厮仔细叮嘱,而席中美食家的将军光是从小厮上酒的规矩就已经知道今天厨房中不是等闲之人。 芭比特菜单中的几种原料,即使是现在的美国人也不是家常吃食,所以《芭比特盛宴》中的孤岛其实并不孤。要按该片的说法,可以开玩笑说美国人和中东人打仗实在是双方都吃的太差——不是说吃不饱,而是吃得不好。而恰恰现在带头反对美国去打仗的法国人,至今仍是西餐世界中的权威人物。清教徒传统下的美国,一般大众的口味虽在不断进步,但至今还很狭隘。不要说别人,端碗乌龟汤给布什,他可能也象片中的老姐妹那样心惊肉跳。一般美国人还是只懂得吃牛羊肉,不象法国馆子里鹌鹑蜗牛鸭子什么的。其实法国菜里也吃牛肉鸡肉,但是《芭比特的盛宴》作者拟的这个菜单,特地要挑那些清教徒不吃的东西,强调的就是两种观念的差异。而法国菜对红酒的重视,在这里具有象征意义,因为红酒从希腊文明起就代表了感官与本能,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俄尼斯象征着西方文明中理性与感性的二元,也是秩序与创造的二元。 《五月愚人》(MayFool,1989,法国,导演路易•马勒)餐桌——圣坛法国电影最多的场景:围桌喝酒吃饭加说个没完,喝葡萄酒比吃的菜多,说的话又比喝的酒多。对于法国人来说,与其说教堂,不过说餐桌是他们的圣坛,法兰西思想的发源。候麦、戈达等等的小资电影里,男女主人公常常是坐在桌边,咖啡,红酒,甜点,以及絮语,逸致,闲情。 餐桌当然更是法国家庭的一个中心场景。讲法国家庭的电影里,餐桌场面绝不会漏掉。《我父亲的光荣》、《我母亲的城堡》、《乡下的星期天》,都是写上世纪初一战之前法国生活的怀旧电影。里面的中产阶级家庭周末假日坐火车到乡下度假,一家人围桌而坐,旧日的好时光。 到了路易•马勒的《五月愚人》,已是世纪中的革命时代,但连观照革命都离不了“请客吃饭”。影片开头,代表传统余韵的外省老奶奶在1968年五月风暴的广播声中去世——她去世前正在厨房里切洋葱准备午饭。住在城里的子女们来参加葬礼,一场在五月风暴背景下的家庭聚会构成影片的故事,而1989年拍的这部电影对五月革命风暴的表现采取了这样一个视角,聪明而又有趣,带着一种尘埃落定之后的跳脱的审视,对法国中产阶级家庭——好的,坏的,都带着一丝微笑的宽和的嘲讽,这其中食也是若隐若现的情节。老太太去世,儿子米卢挺难过,午餐是一盘面和一瓶红酒,可是几乎未动,他心情不好。接下来女儿孙女等人都回来了,这是个殷实人家,有房产有地产,喝红酒吃牛骨髓抹面包。可是这样的晚餐桌上,老太太尸骨未寒,自私的孙女就带头争论起怎么分遗产的问题,搞的老太太儿子又没吃好。第二天,他带小孩子们去溪水里捉虾,第二天的晚餐就是煮虾,米卢说话之间还记得嘱咐“别忘了放醋!”他跟母亲一直住在乡下,对传统仍很坚持,也不愿把房子卖掉。至于念念不忘奶奶遗产的孙女,最先下手的除了首饰也是——一套套的餐具。 广播里不断播送着革命风暴已造成了经济瘫痪,汽油食物价格都在上涨。夜里因为商店关门交通堵塞,一家人快断顿了。革命派的侄子搭一辆运西班牙番茄的卡车出现,原来通往巴黎的路堵了,卡车也去不了巴黎,司机索性把番茄发给村民。米卢一家也因为殡仪馆关门,办不成葬礼,索性在草地上野餐,大嚼有“爱的苹果”之称的西班牙番茄,吃樱桃奶油派,分享大麻,话题也转为轻松,聊起女性高潮性自由来了。这无疑是六十年代的景象——自由的爱与性拯救一切,草地上的野餐,西班牙番茄,都带代表了五月风暴大派对的兴高采烈的一面。米卢跟弟媳在酒窖里共享红酒也传递着调情与好感;而米卢的女儿则跟青梅竹马时代的恋人跑到顶楼取鸡蛋,重续旧情;米卢的未婚的妹妹带来的是个女朋友,这女朋友却跟米卢的侄子在草地上快要结成“革命战友”,准备第二天赶去巴黎投入运动……空气中处处是浪漫与性的气息,不过很快米卢一家的情绪又转为低潮,因为听说革命是要打倒资本家,而米卢家怎么说也算个地主。一家人害怕起来,躲到林子里。幸而邻居还带了一只烤羊腿,可是还没吃完就因为听见有人来而落荒而逃了!烤羊腿是法国经典大菜,它被扔在草地上的情形代表着革命风暴对传统体制的冲击,而西班牙番茄则代表着革命带来的自由解放气息。 革命风暴平息之后,大家又各自回到自己生活中去。但是各自离去之时,米卢捉虾的小溪里,流进了工厂排出的污水——资本家不但没被推翻,还更猖獗了。路易•米卢写出了对五月风暴的复杂情感,伴着烤羊腿红番茄,成为法国记忆里难忘的一番滋味。 餐桌对法国人这么重要,所以也给先锋性的电影大师布努埃尔带来灵感,他著名的影片《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就是讲一场又一场的吃饭,可是一次也没吃成。到朋友家午宴,晚宴,到餐馆喝茶,到餐馆吃饭,有时只喝了开胃酒,根本还没坐上桌,有时已坐到桌边,有时已盘中有菜,可就是被打断吃不成。有时是真没吃成,有时是做梦吃饭没吃成,而其中也有一道从炉中端出的美味——烤羊腿。男主人公因为遭袭击钻到桌下,还把手伸到桌上去取羊肉盘子。布努埃尔对布尔乔亚的讽刺,却也跟餐桌和美食分不开。也可以说,正是餐桌代表的神圣地位,引来了布努埃尔的超现实主义玩笑。 《蒲公英》(Tampopo,1985,日本,导演伊丹十三)从拉面引出的现代日本众生相吃日本拉面,都是午餐时间,赶路途中,实在吃不出什么特别来。日本拉面也的确算不得什么美味,但是极其普及,日本拉面馆就是日本版的快餐店,但是都是小门私家,店家在里面煮面,客人在柜台吃面,更带日本风格。《蒲公英》开头讲一个老头传授拉面吃法:先得细细欣赏拉面的形形色色,配菜排列,用筷子轻抚以示感情,把三块猪肉摆到右边,先吃面,吃面时还要深情款款注视着猪肉说,“猪肉!我的爱!”面和肉都不要咬断,也不能用勺喝汤,而是用嘴大声吸入。最后还得再闻闻碗中余留的香味。 老天,你还以为这是什么琼浆玉液,看到这里你简直要说了,这可是“拉面道”?伊丹十三冷眼嘻笑的幽默风格不透露他是在嘲讽还是在赞美这种日本的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一丝不苟精神,但是日本正是建立在这种“拉面精神”上的。日本拉面店讲究效率,煮面多长时间,配什么佐料,都跟麦当劳似的有流水线式的规矩。说了半天,其实就是:煮一分多钟,连汤盛到碗内,盖上,海苔片,笋片,或者叉烧肉等几种选择,然后撒上葱花是也。日本人做什么都要一丝不苟做到家,所以伊丹十三在他的电影半开玩笑地讲“拉面道”。《蒲公英》可能是在西方最卖座的一部日本电影,不常去看外国电影的观众也可能看过这部电影,因为实在很好看,西部片加饮食电影,并穿插全景式故事,既大众又风格独具,既十足日本又很国际化,既传统又现代。 争饮食电影的桂冠,《蒲公英》应该跟《芭比特的盛宴》有一拼,只不过《蒲公英》里讲的主要食物是日本拉面,日本拉面太平民化了,没法算“盛宴”。但是影片的风格却洋洋洒洒,绝对盛宴。里面涉及的食物虽以拉面为主线,却旁征博引,从杀手的性爱美食,到丐帮的炒饭蛋卷,神笔时来,惊喜百出。比如尝遍高级饭店剩菜美味的“丐帮”个个是真正美食家;公司商务餐上,在高级法国餐馆里老板不懂法文乱点菜,所有人点一样菜不说而且都叫啤酒,地位最低级的职员却点的是法国经典菜且好酒相配,上司在桌下直踢他。伊丹十三的吃故事,也是日本社会形形色色的写照。 在主角的正面温馨爱情喜剧以及穿插的素描情节之外,还有一条与男主角对称的副线,就是一对黑社会情侣的情欲大餐。她的身体是他的炉灶,他的餐盘,盐撒在乳头上,挤上柠檬汁,陈年黄酒倒在肚脐上,再浸泡鲜虾,然后贪婪吞下。食色性也可谓众多影迷心目中最性感电影场景。该“杀手美食家”直到中弹致死,在情人怀抱中,讲的还是美食! 《蒲公英》比《芭比特的盛宴》那顿规规矩矩的大餐其实更具想象力,有正有邪,大喜大悲,食态百相,世态百相,一部电影,乐趣无穷。 《盗亦有道》(Goodfella,1990,美国,导演马钉西科塞斯)美食——意大利人的永恒家园黑手党给关进监狱里他们干什么?读书看报?似乎不太可能。反思人生?也挺难想象。继续他们的枪战游戏?更是没边。不过如果你看了西塞科斯的《盗亦有道》,你就会恍然大悟,啊,他们在里面做饭。 而且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全心全意,尽善尽美地,做饭。因为黑社会内线的关系,在监狱里还装监狱套房”,遣人送来最新鲜的龙虾,最上等的酒。老大下起厨来,比玩枪还转,比杀人专注,比对女人柔情。指头虽粗,手艺可细,洋葱细细地切丁,大蒜用剔须刀薄薄地切片——炒盘中一点滴油就能将之融化尽失,整个场面交错感性与危险,只能看得你骨头酥软。 一个意大利朋友说,不管你跟什么阶层的意大利男人聊天,不论是贵族还是建筑工,说起吃来他们都一套一套,这在美国绝不可能,可知意大利是多么热衷美食的文化。这一点,马钉西科塞斯的黑手党电影就可以证明。《盗亦有道》里,尽展意大利美食风华,一场黑帮杀人戏后紧接一场进餐,几道最流行的意大利菜。而另一场戏中,黑帮老大在联邦调查局逼近前下的最后一个指令是关于肉丸子和番茄汁的:“盯着番茄汁,观望(联邦调查局)直升机!”《盗亦有道》、《教父》等黑帮片的魅力在于它们把黑手党刻划得深具人性,而《盗亦有道》就是用饮食来表现这一点。 意大利美食也表现了黑手党作为意大利移民的文化身证,他们离开了故乡,但是美食却是他们永远的家园。意大利移民把皮萨饼、意大利面条带入了美国大众饮食的餐盘,意大利餐馆也成了最受欢迎的西餐馆。 马钉西科塞斯90年代拍了一部描写美国十九世纪上流社会的《纯真年代》,处在他一贯的黑帮题材的另一个极端。那部电影里,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 西塞科斯以他的黑帮片中对饮食细节的同等关注来表现上流社会的餐饮场面,每道菜,餐桌摆设的一切细节都做了详细的历史调查。通过餐饮场面来刻划上流社会的面貌,文雅的进餐社交场景中,稍微违反常规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也算一种“暴力”行为,违规者仿佛黑手党的角色一样,成为“法外”之人。 电影外的佳话是,《盗亦有道》中黑手党的一顿饭是导演自己的母亲准备的——事实上,马钉西科塞斯初出道时拍电影没钱,摄制组干脆吃他母亲做的饭。后来他母亲还出了本菜谱,叫《西科塞斯家庭菜谱》。不管是大导演之家,还是黑手党之家,美食是意大利人共享的热爱! 说起意大利菜谱,我还买过一本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的菜谱。索菲亚•罗兰是那种大地式的性感女人,很喜欢做菜。她的菜谱里有一章是意大利粉。美国流行一种减肥法就是不吃淀粉类食物,可是索菲亚•罗兰嗤之以鼻地说:一派胡言,我就整天吃意大利粉。索菲亚•罗兰当年美得惊人,老了之后也保养得很有魅力,所以她说吃意大利粉很健康那该没错。有天索菲亚•罗兰上电视脱口秀推销她的食谱,就露了一手做意大利点心提拉米苏。听她一介绍,方知提拉米苏的意大利原意很性感,是pickmeup的意思,译成中文是“看中我吧”之类。她的食谱里面有她的不少玉照,美人制美食,有人能不颠倒吗?

  吃在电影院(之二)

   《大餐》(BigNight,1996,美国,导演康佩尔•斯科特、斯坦利•图西)独立精神vs商业潮流《大餐》是美国电影,不过讲的是意大利移民和意大利菜的故事。里面的意大利元素样样不少:意大利餐馆,兄弟情谊,以及丰艳的意大利美女——伊莎贝拉•罗塞里尼。

   意大利菜随意大利人移民美国,可是让不懂吃的老美懂得真味不容易,这点中国人应该特别理解。在美国的意大利人经常慨叹美国的意大利菜不地道,而吃惯了美式皮萨饼和意大利粉的美国人到了意大利也经常吃一惊,原来那里皮萨饼和意大利粉味道与美国的不一样。意大利饮食还跟中国饮食有着某种联系——面条,烤皮萨饼,米饭。在海外找不到中国馆子的国人,大可取意大利馆而代之,叫盘意大利通心粉或者扒鸡肝,中国胃差可满足。意大利的海鲜烩饭,则有点象咱的剩菜烩饭,不过他是一上来就跟肉菜一起烩罢了。还有炖牛骨,吃里面的骨髓,这岂不是跟咱们的吃风更象?

   《大餐》一开头就讲一对美国夫妇在意大利餐馆进餐,只懂吃带肉丸汁的意大利面条,而且要了烩饭还要跟意大利面条一起吃,让意大利主厨气急败坏。意大利粉多种多样,到了美国最流行的只剩了扁面条(spaghetti)配肉丸番茄酱汁,而《大餐》推介的意大利菜,根本没有扁面条和肉丸番茄汁的份。电影中特别介绍的一道菜是Timpano,烤出来的一个夹馅大糕饼。先和意大利面,然后切片,再卷成通心卷,另大面片一块,放入深圆烤盆,面中放入通心卷,鸡肝,鸡蛋等等,包起来放入烤箱中烤,烤成后,烤盆倒扣,成一大圆蛋糕状的厚饼。两厨师兄弟抬上餐桌现切,每人一角,构成晚宴之一高潮菜。这顿大宴,其他的菜还有开胃汤,三色烩饭(risotto),烤鸡,烤乳猪,烤鱼,以及各式蔬菜等等。

   为何设大宴?原来两兄弟开的饭馆曲高和寡,又不懂娱乐,结果生意都到对面餐馆去了。这顿让人心满意足的饭却也是最后的晚宴。所以,电影讲的是意大利饭馆,其实又以此来隐喻独立艺术与商业潮流之间的矛盾,也讲移民保留自身文化与同化之间的矛盾。两兄弟中的大哥是主厨,对烹饪精益求精,不肯同流合污。而小弟比较美国化,企图让餐馆更适应美国口味。但是最后餐馆还是支持不下去了,两兄弟的情谊却更加深厚了。

   影片中有大哥做fiorentina汁给女朋友尝的一场戏,边做边回忆意大利故乡Bologna的美味,并且念念有词:吃美食是靠近上帝,上帝的知识是天使的面包。美食跟宗教又连在一块了。

   该片题外话是,两位男主角花了一年时间学习片中烹饪。为拍那场戏,道具师准备了三十来个Timpano!

   《饮食男女》(1994,台湾,李安)欲知中国事,先解中国味见什么地方作家阿城说过,《饮食男女》中朗雄为三个女儿准备周日大餐,做的都是正儿八经大菜,三个女儿常吃想必会上火的。不过我想李安拍这戏有介绍中国菜的目的,尤其给老外看,必得把那些场面上的菜拍来让老美啧啧称奇。李安住在美国,自己又会烧菜,对美国人对中国菜的了解一定是心中有数。《饮食男女》号称涉及一百来道菜,从这个角度讲来,《饮食男女》贡献大大。一般美国人要是没去过东方,到得中餐馆只知道叫那“甜酸炸肉”、“牛肉花椰菜”之类咱中国人看了发呆的“中国菜”,所以让他看看《饮食男女》,他也知道知道什么是烤鸭什么是扣肉什么是火锅什么是蟹肉小笼包什么是红烧排骨什么是鸡包翅……从《饮食男女》情节安排,能看出李安尽量展示中国吃的不同层次。餐饮场景从高级大饭店的鱼翅宴席,到家庭正式晚宴,到女朋友为男朋友烧情侣餐,到最小的女儿在麦当劳打工,到男孩女孩去小吃摊吃面线,到小学生带午餐盒饭,到茶馆喝茶零食……各有各的吃食和吃法,粗勾了一幅中国人的餐饮地图。

   至于影片用来刻划父女两代人感情的点睛吃食是:汤。中国人在汤上的讲究,最具禅意。好厨师必得能吊得好汤,而老外懂喝中国汤才算真正会吃中国菜。《饮食男女》开头一场吃戏,父亲殷殷等待女儿对汤的反应,大女儿小女儿对吃并没有品位,二女儿懂吃会做,却跟父亲闹别扭,她对汤味的意见,正暗示了父女之间感情沟通上有问题。但是,经过影片过程,原本看上去最现代最开放的二女儿却原来是父亲最贴心的女儿,继承了他的厨艺,也是最后离开老屋的一个。影片结束的一场戏,换了二女儿烧菜,父亲吃,女儿也是孜孜以待父亲对汤的反应。所以当父亲味觉恢复,尝出了汤的味道,并且要添的时候,我们知道,父女间已是“一切尽在此勺中”了。一声女儿,一声父亲,故事圆满结束,味到火除,观众的眼睛则会带些微湿。看来李安是治电影如调羹汤。

   《油炸绿番茄》(FriedGreenTomatoes,美国,导演乔恩•阿夫内特)饮食女女之一现如今英美文化大行天下,可是于吃一项上最不擅长。就是在美国境内,相对落后的南方在口味上也相对比北方丰富些,因为北方人主要是英国北欧来的清教“杨基佬”,而南方吃食有南美、黑人、法国、西班牙等的影响。所以在美国要想找好吃的地方,最好往南走,比如说到新奥尔良去。

   油炸绿番茄就是道美国南方家常菜,有点象中国的炸茄藕,不过不夹肉而已。选青脆绿番茄,切中等厚片,与面粉、盐、花椒粉搅匀;绿番茄片沾面粉再沾鸡蛋糊,然后放入纸带,用力摇晃;然后放入平底锅剪炸,几分钟后即成,所谓外脆里嫩者是也。选绿番茄是因为其硬度能在剪炸之后保持原型。

   这道小菜因美国南方女作家FannieFlagg的1987年畅销小说《油炸绿番茄》以及1992年改编的电影而知名。美国南方比北方晚进入工业社会,所以保留传统也相对为多,也是文学叙事丰富之地。《油炸绿番茄》就是承继南方故事传统的一个挺吸引人的故事。阿拉巴马州一养老院的老太太偶然给一个中年胖太太讲故事,每次胖太太去医院时听一段,越听越上瘾。故事讲两个女性一辈子的友情,涉及南方种族歧视历史,谋杀案,大男子主义,等等。在这讲故事的过程中,胖太太自己的女性意识也获觉醒,对自己的胖丈夫不再百依百顺,锻炼身体,积极向上,开始独立。所以电影的主题是女性自觉,四个女子两代人,用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去表现女性传统的承传。

   老太太的故事是关于她的妯娌,两个在上个世纪二战前的女人互相支持,对抗各种逆境,走出成功人生。她们独立自主的一种方式,就是在她们叫做汽笛小站的南方小镇上开一家叫做汽笛小站咖啡的餐馆。餐馆有各种南方风味,其中就有趁热吃的“油炸绿番茄”。此外美国南方黑人还有自己风味的饭,叫soulfood,灵饭,特点是汁浓味厚。影片里也表现了黑人用大锅调汁,在户外烤牛排的场面。美国南方女子有“南方淑女”之称,穿衣做菜,恪守妇道。影片里的女子炸鸡的炸鸡,做水果派的做水果派,南方吃食时时露脸,至于那诱人的烤汁,还跟故事的一个谜底有关。

   影片中表现两位女主角友谊的戏,有两场都涉及吃食。露丝是美丽优雅的南方淑女典范,而艾姬是假小子式的反叛女孩。艾姬跟露丝好,问她,你喜欢不喜欢新鲜蜂蜜?原来艾姬直接跑到蜜蜂窝去,在乱蜂飞舞中掏出新鲜蜂蜜来,装入瓶中,跟露丝野餐。看完此场戏,从此你可能非“即掏蜂蜜”不吃。掏蜂窝刺激,新蜂蜜闪亮晶莹,哇,诱人之至。艾姬把露丝从一场坏婚姻中救出来后,两人一起开餐馆。艾姬试着做油炸绿番茄,露丝嘲笑她,打闹起来,互相把面粉巧克力等往对方脸上乱抹,算是经典的饮食女女场面。

   油炸绿番茄也出现在影片另一条线索中。听老太太讲故事的胖太太艾佛琳每天丈夫下班前做好饭,可是丈夫一回家就端着盘子直奔电视球赛。艾佛琳不开心,用吃零食来打发不快。后来在从老太太故事里得到力量,不再对丈夫逆来顺受。老太太生日,她做了油炸绿番茄送去。油炸绿番茄做为文化符号,已经传给新一代。

   《301/302》(1996,韩国,导演朴节修)饮食女女之二赋格曾经写过关于这部电影的文章,题目叫《饮食女女》,实在大妙,一石两鸟,既点了本片的题,又开了饮食男女的玩笑,所以被我拿来在这里用了。

   虽然一样有烹饪场面多多,展示食贯韩洋的美味,看《301/302》你可最好提前吃饭,因为看完以后你可能胃口尽失!同样以食写女女,《油炸绿番茄》写的全是正面温馨,《301/302》则写的是扭曲病态。《油炸绿番茄》是正宗好莱坞,《301/302》是韩国后现代。最有意思的是,这两部电影还都是悬念片,有犯罪情节。《油炸绿番茄》里女人合作杀男人而胜利告终,是典型的女性主义大团圆,而《301/302》可就没那么简单,没了男人,女女世界可没少麻烦。

   影片开篇就直点食与女性主题:画面小女孩直对镜头,画外音:我的冰箱里装满了食物,但是我从不吃凉的,等妈妈回家,我就会吃上热饭,可是妈妈从来很忙……等看下去,我们才会明白这段话的意味——等不到妈妈的饭其实预示着母爱的匮乏,这使小女孩长大后对食与性都永远胃口添不满,心理学的解释是她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爱。

   影片画面色彩鲜艳,食品琳琅满目,可是你可别以为讲的是轻轻松松的吃喝玩乐。这故事看到最后要反胃。那小女孩就是后来住301的离婚女子,成年了的她一心想的就是食与性,一心一意为其夫烧饭,希望得其赞美与情爱,可是他的丈夫厌其烦而跟她离了婚,从此她更把新居变做大厨房。而在她的对门302,则有个跟她镜像般相反的女人,厌吃厌喝厌男厌性,经后来情节介绍,原来也是因为她少年时代的悲惨经历造成心理创伤。讽刺的是,她的工作却是为女性杂志写性事文章。301下定决心以“温柔的食物”改变302对食物的态度,不厌其烦向302输送美食,可是引起的只是302的呕吐,美食都被倒进了垃圾筒。

   又是食与色话题,不过这里的戏剧在两个女人之间而不是男女之间展开。两个女人代表了两种对食与欲的极端,最后她们是如何收场?男女难沟通,女女就真如女性主义理想所想象的那样能情同姐妹战友同志吗?所发生的是真的还是梦?302是不是只是301的想象,或者倒过来?

   《301/302》是部影像与情节都非常西化的电影,影片探讨的女性、身体、食物的话题,都是现代女性易染的“通脖。这样的电影在韩国出现,也算当下韩国文化新潮性的一种体现吧,而且它带领韩国电影进入美国艺术片市常如果说301是传统女性的代表,302就是女权主义者的化身。可是情节到最后,302消失了(可不是一般的消失,别忘了这是跟吃有关的电影),是上了301的刀俎,还是本来她就存在于301的想象之中,是30否的另一自我?

   其实,301、302也可以并不是具体的女人,而是现代女人欲念的两个化身。享受,自由,减肥,瘦身,现代女性经常被这些极端相反的概念搞得不知如何是好,就象片中的两个女人,大快朵颐有之,不吃不喝亦有之。贪食症女子更是绝对的301/302同体——先暴饮暴食,然后跑到厕所去狂呕狂吐。另一方面,女性主义向男权挑战,男女性关系紧张,现代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也发展出两种极端:滥情,或者彻底拒绝男性的女同志。《油炸绿番茄》是女性主义的理想写照,而《301/302》却象是女性主义的一场恶梦。这场恶梦做在素以大男子主义著称的韩国,也算是理有必至?301/302或者根本就是男人对现代女人的一次恶作剧想象?

  吃在电影院(之三)

   《火腿,火腿》(Jamon,Jamon,1992,西班牙,导演J•J•比加斯•卢纳)拉丁爱欲情仇进西班牙餐馆,点一道细薄生火腿片加奶酪做头盘很少令人失望。去那里旅游,不远千里扛一只生火腿回家也不算疯狂。

   西班牙电影《火腿,火腿》里,火腿自然是要角。西班牙生火腿制自牛肉,而牛肉又暗喻了男性的肌肉发达。男主角劳尔就是这么一位肌肉发达、情欲旺盛的年轻小伙,他的工作是——火腿运输司机(这当然是令人发笑的暗喻),他的理想则是成为斗牛士。女主角西尔维亚跟镇上富家子谈恋爱,富家子的妈妈为了破坏之,就找到火腿运输司机,让他去勾引女主角,结果自己先被劳尔的“火腿美味”给吸引得不能自拔食将起来。另一方面,其子却是恋母情结,跟西尔维亚的母亲有关系。一场混乱爱欲最后以悲剧告终,两个男人决斗就发生在火腿仓库,火腿成了他们的致命武器。

   恋母情结与乱伦关系的情节,希腊罗马悲剧的传统,那特别属于地中海拉丁文化的故事。剧中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他们为冥冥中的情欲所缚,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拉丁民族的火热性格与激情,使得他们的爱情故事总是非出人命不可!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也以一种舞台剧的形式告终,僵止在那里,茫然不知他们为什么陷入这悲惨的命运,更提示本片与古典舞台剧的关系。

   影片女主角就是后来成了汤姆•克鲁斯女友的潘尼洛普。《火腿》时的她还完全是“小妮子”模样,鲜艳欲滴一如片中常提的早餐嫩鸡蛋。可是她在美国爆得大名之后却没演过一部好戏,真让人想到橘移江北为枳这句古语来,虽然她美还是美的。

   意大利版牛肉火腿叫prosciutto,贝托鲁奇的《蜘蛛策略》里,主人公回故乡调查父亲去世的内幕,与父亲的一个朋友谈话就发生在火腿风干储藏室里,让我们一睹传统火腿储藏室的面貌。火腿肉被绑成橄榄球状,成行成排自屋顶垂下。

   木签插入火腿研究气味,原来“真正的火腿用臀部的肉做成,每天早上打开门,一股腐烂的老鼠味扑鼻而来。”美味与腐味,居然来自同一物事,暗示人性也是如此。

   让巧克力如水沸腾(LikeWaterforChocolate,墨西哥,1993,导演阿方索•阿拉乌)拉丁魔幻饮食在北京也吃到了墨西哥饭,在一家叫做酷堡的餐馆。墨西哥饭在美国挺流行,尤其在西南部,属乡土风。墨西哥人吃玉米和豆子极多。记得有年在科罗拉多州旅行,偶尔进了一家墨西哥家庭小馆,吃了一碗羊杂碎汤,又辣又香,此前此后都没在美国碰上过。墨西哥人还有一种类似中国春饼的吃食,饼夹肉菜,不过实在比不上春饼好吃,可是对美国人来说还是很美味的,已经发展成快餐一种。

   《让巧克力象水一样沸腾》(另译《情迷巧克力》)就是部跟墨西哥菜大有关系的墨西哥电影,几乎每个镜头都不是有食物就是发生在厨房。这电影根据女作家LauraEsquivel的同名小说改编,其书算是一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传统的女性小说,以一部姨祖母传下来的菜谱来讲姨祖母的传奇,也讲女性的人生。小说每章以菜谱开头,每道菜里都有一个故事,每道菜也反映女性人生中的不同经验:爱,欲,孕,病,母,以及超自然。当然,也顺便成了墨西哥饮食的大展览。

   影片开头直入主题。厨房,女人切洋葱,从切洋葱的流泪,引出女主人公蒂塔就是母亲切洋葱时,随着决堤般的泪水,生在厨房大案上的!饮食,女性,魔幻,影片的三要点都出现了。既然蒂塔如此降生于世,自然与厨房结下不解之源,在厨房里跟着保姆长大,不但是好厨师,而且是具魔法的好厨师。蒂塔好厨艺,常被人询问菜如何做得如此美味,她的回答总是:用爱!

   当爱情降临,在情人的凝视下,蒂塔内心独白说自己象刚被扔入油锅的生面团,每一个毛孔都在膨胀,心脏,肚子,乳房……她的爱却被母亲拦腰截止,因为她家有个让人觉得不明白的传统,就是小女儿服侍母亲不得出嫁。结果蒂塔的追求者为了接近她而跟她姐姐结婚。在婚宴上,蒂塔烤的蛋糕里混合了她悲伤的泪水,所有人吃了竟都怀念起失落的爱,悲从中来泪流不止。

   下面一道菜是关于欲。蒂塔的情人佩德罗现在成了她的姐夫。某天,当众送她一束玫瑰感谢她为全家煮的美食。蒂塔以情欲的玫瑰入菜,做成一道“玫瑰汁鹌鹑”,不能结合的两人通过这道菜体验到了情欲交合!而蒂塔的二姐更是吃了这道菜而情欲燃烧,跑出去洗澡。遇到打仗,浴室着火,她裸体狂奔,而革命军领袖也循香而来。

   二姐竟上马私奔而去,彻底的传奇。

   蒂塔的爱情不能实现,又倍受母亲折磨,终于病了。她被接到一位喜欢她的医生家。墨西哥裔的医生住在美墨交界的一个城市,对蒂塔尽心照顾,家里厨师做的美式饭菜却极难吃。最后,还是蒂塔的女佣陈查出现,做了碗牛肉清汤,帮蒂塔恢复了健康。按陈查的说法,清汤包治百病,不管是身体的还是精神的。

   美食少不了火,蒂塔的爱情最后终于燃烧成一场大火,与爱人相拥而去。只留下一本菜谱,记载着她悲欢离合的故事。

   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在吃上竟也不例外。小说和电影都试图以食为引线,反映女性经验。传统的女性经验离不开厨房,所以何不以菜谱为她们立传?

   草莓与巧克力(StrawberryandChocolate,古巴,1994,导演托马斯•G•阿利亚)古巴一同志草莓冰淇淋是粉色的。粉色是代表gay的颜色。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某天,哈瓦那大学学生戴维在露天餐座,吃巧克力冰淇淋。来了位男子坐在他对面,吃的是草莓冰淇淋,边跟他搭讪。戴维是听话的共青团员,对gay也毫无兴趣,可是禁不住那男子以略萨等作家的禁书诱惑,到他家去取书。原来,那位叫迭亚戈的男子是gay艺术家,家中处处是“毒草”。迭亚戈给戴维放卡拉斯的音乐,请戴维喝瓷器精致的印度奶茶,总之古巴革命拒绝的一切这里却琳琅满目。戴维再来迭亚戈处,则是听着钢琴曲,喝JohnnyWalker威士忌。

   在迭亚戈的启发下,戴维开始冲破官方意识形态的禁忌,并提笔写起小说来。不过,迭亚戈不管请戴维喝了多少高雅情调的茶以及热情奔放的酒,解放了戴维的思想,但并没把戴维变成“同志”。迭亚戈却很高尚无私,跟戴维做了好朋友,听说戴维失恋于女友,还没有性经验时,请邻居南希帮忙——南希是个一失恋就闹自杀的中年女子。迭亚戈并复制古巴作家拉泽玛小说中描写的一餐,宴请戴维和南希,玉成了他们的好事。

   可是,迭亚戈最终不能见容于古巴社会,无奈将离开古巴。两个好友又去露天餐座吃冰淇淋。戴维为迭亚戈换来草莓冰淇淋,善意地跟迭亚戈开玩笑。迭亚戈说,你真美,唯一的问题就是不是gay。而戴维则笑道:没有人是完美的——典出比利•怀尔德《热情似火》一片的名句,用在这里恰到好处风趣横生。

   《草莓与巧克力》是典型的gay爱慕straight男人而不达的故事,却是宽容而温馨的结局,两个男人成了好友,产生了真正的友情。另外大背景是古巴革命意识形态下的思想解放文化探索,这样的电影在古巴产生,反映古巴社会也不是死水一潭,而是有层次的。

   玉米汤(TortillaSoup,2001,美国,导演玛利亚•里波尔)灵饭(SoulFood,1997,美国,导演乔治•蒂尔曼)烧的什么饭(What’sCooking),2000,美国,导演:古林德•查达)最后晚餐(TheLastSupper,1995,美国,导演斯泰西•泰特尔)餐桌上的当代美国李安的《饮食男女》故事居然在美国被拍了两次,一次是墨西哥移民版,一次是黑人版。墨西哥移民版《玉米汤》是向李安卖了剧本版权,剧情一模一样,都是三个女儿,老爸大厨,只不过把地点搬到了洛杉矶,变成一个墨西哥移民家庭的故事。老爸做的全是墨西哥菜,也是墨西哥菜大展览,上来第一个镜头就是摘辣椒和番茄,墨西哥菜少不了的调料。

   黑人版是《灵饭》,跟《饮食男女》相似的地方是也是三个女儿一台戏,也是全家星期天正式晚宴,不过晚宴的灵魂是母亲,而且三代同堂,故事从外孙的眼光叙述。美国黑人在教堂里唱的赞美诗跟白人的音乐完全不一样,带着非洲音乐的奔放和节奏,是为灵歌。美国黑人的饭,也被称作灵饭。黑奴时代,在地里干了一天活的黑人阖家而坐,好好吃一顿,重储体力。他们边吃饭边讲故事,所以晚饭也是黑人文化的传播站。星期天上教堂,之后全家也要团聚吃顿大餐。

   因为黑人做白人家庭厨师的很多,所以整个美国南方的饭菜都受灵饭的影响,有时不分彼此。随着黑人的全国性迁移,灵饭又传播到其他地方,所以提到美国饮食,黑人的影响不能不提。比如那肯德鸡炸鸡,其实就是一种从黑人烹调来的食物。除了炸鸡,灵饭的餐桌上还少不了西瓜,牛排,红薯。

   从餐桌看美国的族裔文化,还有一部《烧的什么饭》,写洛杉矶四个不同族裔家庭的感恩节晚餐。黑人,犹太人,越南人,墨西哥人,过感恩节都吃火鸡,这反映了他们美国化的一面。而火鸡的烧法那就各有各的招,配菜就更是五花八门。传统的火鸡餐配菜是土豆泥,酸红莓果泥,烤红薯,南瓜派,而这些家庭的餐桌上却可以找到烤玉米饼,春卷,米粉,奶酪通心粉,等等。家家有家家自己的菜,家家也有本难念的经。犹太人之家老两口的女儿是个同性恋,带女友回家过节;黑人之家窗明几净中产阶级但是正值父子冲突,夫妻危机,再加上婆媳摩擦;墨西哥人之家儿女请了母亲的前夫来过节,而母亲却已请了自己的新男友;越南人之家二儿子房子里冒出支枪,女儿打扮的不伦不类,大儿子借口念书不回家,却原来女朋友是墨西哥人家的女儿,一时还不敢带回来。从早上买火鸡到最后上桌吃饭,乱子不断。

   美国人过感恩节,还非常恪守传统,多数家庭都是自己烧火鸡,合家团圆。更传统的话是女人做菜,男人看橄榄球赛,这在电影中都有反映。What’scooking在英文中一语双关,可以是烧的什么菜,也可以是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这电影通过餐桌讲美国当代家庭的面貌与状态。

   《最后的晚餐》的发生地则是被称为美国“心土”(heartland)的中西部,人物是大学镇上的研究生。中西部正是笔者念书的地方,所以看起来觉得很亲切。几位研究生合租一个房子,星期天晚上一边吃晚餐,一边讨论问题,每周请一位客人加入。这几位研究生,一位是个有钱人家出身的男孩,正读法律,一位是个读政治学博士的黑人,一位是犹太裔的画家,另两个女孩一个读心理学学位,一个读社会工作。这些人具有研究生院普遍的liberal(在美国是左派)思想,所以,一个风雨之夜,他们的餐桌上偶然出现了一个当司机的粗汉。这粗汉的极右是右到了纳粹的地步,说希特勒是对的,犹太人被屠杀是编造等等,让这些研究生目瞪口呆。冲突越来越严重,结果粗汉动起粗来,本来光说不练的学生自卫之中倒把粗汉误杀了。

   这一下当然是非同小可,几个人吓得魂飞魄散,但是经过政治学博士的冷静安排,大家镇定下来,埋了尸体,而且玩上了瘾。政治学博士的理论是:如果时光倒流,你遇上了还没掌权时的希特勒,你知道他将来要杀很多人,你是否应该先把他杀了?

   结果他们选择了毒药酒,客人持极端不同政见,就赶紧奉上……倒不用担心这里有暴力,其实这是出黑色幽默喜剧,对不管是哪方人士都有嘲讽,讲的其实是:这世上持不同观点,如何共处?一旦动用血腥,其实也在毁灭自己。

   这是部好玩的调侃电影,你可以看到美国人吃什么,也可以了解美国人关心的国内社会与政治话题:堕胎,环保,种族,等等。几乎所有戏都围绕餐桌展开,虽没有准备食品的过程,但是桌上的菜经常是一览无余,算是美国开明化的主流餐桌——最常见的美国饭都有,沙拉,烤肉,苹果派之类,但是也有意大利粉,中式菜配米饭等,因为研究生的口味比较多元。随着剧情发展,晚餐质量一顿不如一顿,开始的晚餐最认真,后来给客人上的菜越来越漫不经心,最后成了——汉堡包,快餐与通俗吃食的象征。你知道,故事也快要收场了。

   说到汉堡包,昆钉泰伦蒂诺的《通俗小说》一开场,两个黑社会枪手在车里聊天,聊的就是汉堡,让美国观众笑翻,奠定全片基调,也一下子吸引住了观众,实在是拿汉堡开玩笑颇能触动美国人的神经。《通俗小说》也有不少戏是在餐馆里发生,那餐馆当然是典型的美式大众餐馆,《通俗小说》也成了一部美国通俗文化的当代经典。

  吃在电影院(之四)

   《青木瓜的芳香》(TheScentofGreenPapaya,1993,法/越,导演陈英雄)乡愁百转在旅法越南裔导演陈英雄那里,食物是乡愁,不折不扣的乡愁,柔情百转的乡愁,斩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它们使食物的味道更加诱人,因为记忆的美味才是真正的美味。当窗前取下一只青木瓜,切开两份,那白白的籽粒滋润晶莹,万水千山外的祖国似乎已经来到面前。《青木瓜的芳香》是全部搭景在法国拍的,青木瓜的香味一样化不开的乡愁使得这记忆中的越南柔情似水,如梦似幻。水一样的女人,她做的芳香可口的美味,家的气息……家的气息是院子里那一口炒锅,青菜入锅,滋滋作响。家的气息是那一缸米,母亲的心只有那缸沉沉的时候才放心。家的气息是窗前那一条条木瓜,随手取下,切成细细的长丝,扮成爽口的凉菜。家的气息是诗意盎然的女子,她坐在椅中,吟诵着你的母语。

   《青木瓜的芳香》是游子望故乡的抒情诗,理想的,距离感的,故事虚化的,但是那些吃食绝对真切。炝锅炒青菜的场面导演不惜笔墨全程呈现;白米入缸沙沙作响也令有米文化背景的人心头微动;而切开的青木瓜,那晶莹的瓜子就象心中一些剔透的情感,木瓜沙拉的丝丝缕缕,亦牵引人的思绪。

   越南菜跟中国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炒青菜自然是同出一辙,米粉,春卷,也都大同小异,凉拌木瓜丝比较独特但也是加醋与辣椒,所以在海外看这电影,颇能与导演在口味上共鸣。这是远在法国的导演对故乡越南的一首情诗,这情诗中食物是不可或缺的意象,在虚幻的背景中格外分明。

   《麦秋》(1951,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秋刀鱼之味》(1962,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绿茶白饭清酒之化境小津安二郎有部电影名字叫《绿茶泡饭的滋味》,其实小津电影的味道不正是绿茶泡饭的滋味?小津又喜喝酒,淡淡的小津电影最后总能感人,就是总又有清酒的劲道。

   小津电影写的都是庶民日常家庭生活,所以少不了围桌吃饭,吃的也是家常饭。

   日本人吃饭喝酒席地而作,所以小津的摄影机也就自然矮了下来,却成了电影史上的一大话题。

   小津电影的故事都稀松平常,平平淡淡;小津电影中的写食也都是稀松平常,平平淡淡:米饭,淹菜,拉面,白饭配烤肉串,绿茶,清酒,秋刀鱼……也正是小津电影的日本味,东方味。对我们东方人,单是这些食品的名字已经能唤起一种淡淡的共鸣。对于西方人来说,也许他们并不熟悉绿茶泡饭的滋味,然而那餐桌旁的柴米油盐凡人琐事,却是不管是吃面包喝咖啡还是吃米饭喝绿茶都一样要面对的,情感也是共通的。当然,如今在西方熟悉小津电影的人,想必也都去过当地的日本餐馆,绿茶清酒总是喝过的。在纽约这样的城市,日本物事又格外清雅时尚,不光是高级餐,朴素的日式小馆在东村也是三步一挑,五步一帘。

   吃饭喝酒在小津电影中稀松平常。如《麦秋》,就是以早餐场景开始——日常家庭生活的一天当然是自早餐桌开始的。吃了饭,儿女去上班了,孩子们去上学,老人留在家里。至于午饭,写的是公司同事出去吃饭。到了周末,合家出游,看戏喝茶。

   一个传统日式家庭的生活场景就自自然然地展开了,画框每一景却是浮世绘般的美感盎然。涉及吃食处还有邻居拜访送鱼做礼品,女儿与同事喝茶吃点心,都是日本生活稀松平常的礼节与交往。家庭中的一个小危机是孩子盼望父亲买火车轨道,父亲带回的却是面包——小孩子大闹,因为对他们来说,吃的哪里有玩的重要!

   但这家庭更大一点的危机是:28岁的女儿还没出嫁。所以有道吃食比较不一般:婚礼蛋糕——女儿去参加同事的婚礼后带回来的。西式婚礼的蛋糕不是这家人常见的吃食,婚礼蛋糕其实也意味着有点什么跟传统不太一样的事会发生——女儿毕竟属于新一代了。果然,最后女儿自己为终生大事做了选择,并且要离家搬到外地去。临走前,少不了一顿晚餐送行饭。这时我们会想起,故事以早餐起,这时以晚餐终,小津的电影看似漫不经心,可是随了自然的节拍,有着内在的旋律。

   《秋刀鱼之味》写的又是小津电影多见的题材:嫁女。这一次是鳏居老男人嫁女,这男人在外唯一的娱乐,就是跟老朋友们聚会喝喝酒,所以有不断的饮酒场面。老友相聚,同学重逢,父子谈心,都是喝酒,陪酒的菜倒是其次。唯一提到具体菜的,是同学聚会,老师吃到一种鱼,不知道是什么,看来是没吃过,道出了他的落魄。小津本人喜饮,《秋刀鱼之味》里颇尽了一回兴。最后女儿终于嫁走了,永远笑眯眯饮而不醉的男主人公也终于有些醉了。小津的电影说是平淡,可是最后总能感人,那节奏就如同饮酒,饮到微醺不醉,最是恰到好处。《秋刀鱼之味》到了女儿扮好新娘妆,与父亲对面一场,就是那种隐约的冲击。

   《秋刀鱼之味》也是大师的天鹅之歌。想起这部电影,就会想起一种又幸福又悲伤的微醺感觉。

   《失乐园》(1998,日本,导演森田芳光)美食美景欲死欲仙《失乐园》小说在日本畅销,除了因为性爱殉情故事外,还因为场景描写颇带日本古典风味,春花秋月冬雪夏蝉,如同一幅幅浮世绘,充满日本审美。性描写不过是其中一景,细细刻划的还有经典诗情画意,又佐以精致美食,以衬托成年男女的成熟品味。美景美食加婚外私恋的殉情告终,不折不扣的日式感官之旅——唯美与暴烈并置。

   把小说搬上银幕的导演森田芳光,其作品一向关注饮食场面。《家庭游戏》(1983)中,全家一字排开吃饭,一言不和全家开打!饭桌代表着家庭秩序,该影片则通过餐桌上的混战,颠覆日本的秩序伦理。根据夏目漱石小说改编的《从此以后》(1985),三角恋爱也在餐桌上缘起。1989年的《厨房》,颠覆日本社会女人与厨房的关系,母亲/厨师却原来是男扮女装。

   《失乐园》的感官之旅,欲与食交错不分。鸭肉水芹热锅是凛子的最爱,而她与丈夫长期没有感情,表现在既不同房,也不同桌吃饭。后来她与久木的私恋,两人搬到同居的公寓,与恋人分享的就是鸭肉水芹热锅,而男主角也携红酒相庆。后来的殉情之夜,他们又是吃的这道菜,同醉红酒,双双以死亡抗拒爱的宴席的终止。

   《重庆森林》、《花样年华》、《堕落天使》(香港,导演王家卫)食意绵绵情意绵绵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也总是分不清情意绵绵还是食意绵绵。王家卫的后现代,也反映在他电影中的食滋味里。

   不消说,《重庆森林》已经让凤梨罐头声名流传四海,成了一个跟后现代爱情有关的符号。其实可以是任何一种水果罐头,但是必须是罐头。因为我们现代人的爱情,就象罐头水果一样,是复制品,而且需要人工防腐剂保鲜。

   《重庆森林》第二段故事里梁朝伟晚上一成不变吃“希腊皮塔三明治”,给女友也是买该三明治,说明了他是个感情专一之人。结果,在快餐店老板劝说下,他给女友买希腊皮塔三明治的同时加了份薯条,结果女友还真只要薯条。再后来老板又建议他多买份皮萨饼,结果女友什么也不要,自己挑了热狗,跟他的爱情也是玩完了——她要换口味。

   吃了太多凤梨罐头的金城武在《堕落天使》中彻底失语。他只能通过摄像机表达他对父亲的感情,老爸炒菜的形象,在他的摄像镜头中长存。夜里他跑到小吃店冰淇淋店自顾自当老板,最后在一家日本餐馆打工。

   《花样年华》上演时,据说香港有西餐厅推出“花样年华套餐”,计有牛油面包加汤,半打田螺,牛扒加石斑,猪扒加石斑,红酒,咖啡或茶。其实到了《花样年华》,王家卫的物化倾向已登峰造极,我们分不清是专看张曼玉的那些旗袍,还是在看爱情故事。所以张曼玉的旗袍是可以独立成展的,西餐厅也是可以推出花样年华套餐的,他们在西餐厅进餐时,也是通过一条领带发现了事情真相的。最吃亏的是那些卖云吞面的小贩,云吞面也是电影里一大要角,可是卖云吞面的小贩却未必是王家卫的观众,没看过电影,自然也就不懂得在自己的面摊前挑一帘云“花样年华云吞面”。

   云吞面是中国点心,两位男女主人公提着云吞面狭路相逢时,总是心事重重欲语还休。我们通过云吞面已经知道他们是在压抑自己。而他们沟通的一次却是吃西餐,所以面摊与西餐厅在影片中的出现是不能互换的,如果互换,就不成其为王家卫电影了。《花样年华》追忆的是香港上世纪六十年代,旗袍云吞面摊与西装西餐厅并存的年代,那是人们对婚姻很看重又对感情也很看重的年代。最后一切化为云烟,只有旗袍,领带,云吞面,牛扒红酒的感性细节,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丝丝缕缕的印迹,似隐若现,欲语还休。

  厨房进行曲——饮食电影之五

   孟夫子曰“君子远庖厨”,好象从东坡肉到《随园食谱》都证明没有人太把该子曰太当回事。不过不知是否该子曰还是有些影响,想了一番中国大陆的电影写食,还真不多,华语饮食电影不是来自香港就是台湾。历数大陆电影写食,最爱吃面条。张艺谋《秋菊打官司》里肯定要吃面,陈凯歌《边走边唱》里也有吃面,《二嫫》故事就是围绕女主人公做面条。其他食物,则如《红高粱》的酿酒,《芙蓉镇》做米豆腐,《兰风筝》里有包饺子,还有《爱情麻辣烫》说到了食。最近看《和你在一起》,里面也有个厨师,给他身份定为厨师,一方面似乎说明他地位比较低,另一方面,到北京临时生活也得找个临时工作,否则剧情怎么发展?

   西方餐馆的主厨已不止是掌勺的,而是个既会统筹管理,又能讨顾客欢心的角色。象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些大城市,成功的大厨都是名满全城。法国大厨本来就不少“俊男”,现在伦敦纽约也似乎奋起直追,大厨一露面,怎么个个都是“帅哥”。而伦敦则出了位美女NigellaLawson,本是新闻人出身,偶尔一写做菜文章写成了气候,继而又在电视上主持厨艺节目。她长得丰满明艳,不在乎苗条世风,整天做吃谈吃,在伦敦纽约两地的报纸电视上都看得到,颇令饮食男心荡神遥以厨师为主角的电影前面其实已提到不少,这里却还有几部可供罗列。

   《高朋满堂》(DinnerRush,2001,美国,导演鲍勃•杰拉尔迪)曼哈顿某热门意大利餐馆星期二的晚上。人满为患;餐评人不期而至;难伺候的艺术经纪人顾客百般挑剔;带位小姐跟大厨二厨都有故事,时不时被二厨叫出去偷情……总之,开餐馆该发生的全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也发生了。

   停了一阵电还在其次,躲在一角那看似黑帮的两位爷又是在搞什么名堂?原来他们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以二厨的赌债威胁餐馆老板强行入伙。餐馆老板也不是好惹的,是个老意大利,叫了侦探也叫了自己亲信……明星大厨是老板的儿子,跟老爸不一样,做的创新菜引得一篇好评。二厨也是老板的儿子,做的传统意大利通心粉最合老板胃口,却作风散漫外加嗜赌,惹来麻烦。

   影片塞进太多的故事和角色,但是个个都能让人有兴趣看下去。节奏很快,尽力捕捉厨房紧张繁忙混乱景象。

   酒吧这边也是一台戏。吊儿浪当的酒保却原来是行走的百科全书,停电了也难不倒他,跟酒客打赌回答问题,他答不出来由他请酒,结果他一轮没输。酒吧旁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的英俊男子,自称华尔街人士,却带着某种神秘色彩。演该角色的演员Corbett因《欲望城市》和《希腊婚礼》开始走红,据称他在该饭馆所坐的位置成了城中女子爱光顾的去处,好象相信他在那留下了些什么。

   说到该饭馆,却原来是真餐馆——本片导演自己开的,叫GIGINOTRATTORIA,在曼哈顿下城。该片导演是拍广告和音乐片高手,同时他也热爱美食,自己拥有或和别人合开数家餐馆。在自己的餐馆里拍餐馆电影,真是一举两得,互为广告——看过电影的食客都想到这家餐馆吃饭。对于好奇大堂背后在发生什么的食客,该片是第一选择。对于纽约食客来说,这部电影反映的餐馆气氛看上去也非常熟悉,虽然总有夸张成分。剧情是《大餐》加《盗亦有道》——餐馆戏加意大利黑帮故事。

   《Vatel》(法国,2000,导演:RolandJoffe)该片是著名编剧TomStoppard(《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太阳帝国》等)继《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之后与人合写的又一出古装片,但是电影拍出来总觉缺点什么,突出的倒是美工布景设计,得了奥斯卡提名。

   影片讲的是外省王子想讨国王欢心,得到美差,不惜花费(全是欠帐花费)请国王大宴三天的故事。这三天大宴是又要有吃的,又要有看的,又要有玩的,总之是非把国王搞得眼花缭乱龙颜大悦不可。而这艰巨的工作,由膳事大总管Vatel担任。这膳事大总管算得上是娱乐大师,宴席设计都是有稿子的,佳肴美味,豪华布景,歌舞升平,叹为观止——其中还有一场放烟火配中国音乐——实在不知有否有历史出典,烟火来自中国倒是事实。

   国王是路易十四,时间是1671,背景是法国与荷兰的战争眼看一触即发。外省王子已家无分文可是不惜破产迎驾西来,下面情妇奸臣胞弟嫡亲一干人不等,浩浩荡荡。Vatel倾注全力设计布景机关,监制各色美食,本来是稳操胜卷,可是一个女人进入他的视线,扰乱了他的心思——而她不是别人,正是国王的新宠。

   那自然是有戏可看,可是影片最好看处似乎还是宴席场面,做为法国片也算得好莱坞式大制作了,曾在2000嘎纳电影节做开幕片。片中果蔬禽鱼的场面多多不用说了,其中一个细节比较值得一提,是Vatel虽然贵为总管,统筹指挥,但是真正自己动起手来也绝不含糊,亮了一手做糖点的功夫。记得在电视上看过所谓世界甜点大赛,是西餐白案厨师的“奥林匹克”,基本上已经到了比谁是更好的雕塑师的地步,因为要用烤糖和巧克力等塑出各种立体的造型,琳琅满目不亚工艺品,这绝对是法国烹饪的一大卖点。Vatel在片中则是第一次做了一只花果篮,第二次则是花瓶插花——当然不论花篮,花瓶还是花,都是糖塑的。

   因为写饮食电影,去查一些资料,还看到一本好玩的书,《银餐具中的金苹果:宴席成为艺术的故事》,讲的是从西方中世纪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十二场宴席的故事。

   有中世纪修道院修士的肃穆神宴,有风流君子卡萨诺瓦与修女的调情夜宴,有拿破伦入主巴黎后旧式贵族为之把盏的豪华盛宴,直到三十年代,美国富女款待超现实主义艺术群英的反叛寻欢。《Vatel》是杜撰的历史电影,但是Vatel这样的办宴艺术家,倒也是有迹可寻。

   《恋爱中的厨师》(AChefinLove,法国/乔治亚,1996,导演NanaDjordjadze)该片平庸无奇,但是我对高加索一带文化感兴趣,这部片子难得以此地区为背景,特别是它讲上世纪初那一代的故事,故此一提。曾在纽约去一家俄国饭馆,去了方知是乔治亚饭馆。乔治亚属高加索又靠黑海,属于欧亚文化交界地带,所以吃食上也比较丰富。《恋爱中的厨师》写一个法国人热爱美食,也爱上了乔治亚,和那里的一个公主,在那里开了一家高级餐馆.?仙狭怂樟革命,恋人与餐馆都被革命席卷。

   这片子我最爱其中反映当地文化的一些场景,如贵为总统也能随便就来一场民族舞的场面。片中进餐与烹饪场面不少。有一场是有独特敏锐味觉的厨师,被挑战品尝一道独特的乔治亚菜,他不仅尝出各种原料,而且还能品出馅里面加的肝酱来自熊肝。另有一场戏厨师向客人展示各种菜式,特别指向一个坑炉,手下正从中取出中一只烤乳猪,颇让人好奇那里的烤乳猪是何做法。

   《金玉满堂》(香港,1995,导演徐克)《食神》(香港,1997,导演周星弛)《金玉满堂》主角是张国荣,导演是徐克,观念是中国功夫加烹饪,就光是这几样菜名,你能不订这桌席吗?

   《金玉满堂》和《食神》都带典型香港B型片的味道,火爆得紧,有时让人觉得太过,可是又觉得只有这样才是与众不同的香港电影似的。这里的吃是荒诞不经真真假假,忽而让你口味大开,忽而让你作呕,反正一点也不得闲!

   无独有偶,一到香港电影,做饭也得变成大比武,象武林擂台大会。几位高手亮相,内功外功都得有,菜式的名字当然也是天花乱坠。两片还有一共同之处,就是都先要把两位女演员做丑,不知是何缘故。

   《金玉满堂》里面来了出满汉全席,里面提到三道菜,熊掌,象鼻,猴脑,让不能接受此种吃观念的我坐立不安——当然包袱是猴脑不是真的,不过我倒希望根本就没有这几道菜。里面也提到一些中国饮食文化中已成了“大众符号”的元素,比如做米饭,雕豆腐,牛肉炒河粉等等。干炒牛河是粤菜小馆必有的大众菜,《金玉满堂》有干炒牛河,周星驰的《食神》则同时致意与颠覆,那里的干炒牛河炒成了烂糊。他自己发明的两道普通吃食,一为“爆浆濑尿牛丸”,一为“黯然销魂饭”,无不带有周氏无厘头标记。

   《玛塔的故事》(MostlyMartha,德国,2001,编剧/导演珊德拉•内德尔贝克)该片女导演曾对观众说:“我很久以来想做一部电影,关于一个会烹饪可是从没享受过吃的乐趣的女人”。这部电影里,一个女人的厨艺却与她的传统角色没有任何关系,反而代表了一个单身职业妇女的事业成功。玛塔是汉堡一家餐馆的名厨师,全部身心都投入在厨艺的精益求精,却不懂生活,直到她姐姐出了车祸。不但她得管孩子,她的厨房里还来了一个入侵者——一个和他风格完全不一样的大厨,一个轻松快乐的意大利男人。

   很久以前,看过一部忘记了名字的电影,讲的是意大利人到瑞士去打工当侍者的故事。一般说来,北欧富,南欧穷,尤其二战以后,意大利人到瑞士去打工是常见的事。不过这倒是对北欧人的口味有好处。德国也不是以吃著名的国家,所以好不容易有部讲吃的电影,里面的男主角还得是意大利人。

   其实女主角在高级餐馆主厨,做的菜应该是很讲究的了。可是她好象代表了德国人那种一板一眼,如果把她的生活也比作一道菜,那就总感觉缺点味道。幸而意大利男人的出现,为她的厨房增添了生气,也为她的生活增添了华彩。他也做菜,可是他做完菜的厨房差点没让她昏过去——一片狼藉。

   玛塔的厨艺虽高,却太拘泥菜谱,就象她的生活。她的生活因为意外而出轨,就象做菜要有些创意,才算得道了。

  社交晚宴——饮食电影之六

   折翼天使TheExterminatingAngel,1962,导演布努埃尔)资产阶级审慎魅力(TheDicreetCharmofBourgeoisie,1972,导演布努埃尔)人类的吃是自然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所以正式社交晚宴,繁文缛节会成了比吃还重要的事情。如何摆桌子,如何定坐次,如何做主人,如何做客人……记得小时看《红楼梦》,宝黛之间发生什么一概不懂也没有兴趣,只是喜欢看一场又一场的盛宴,对林黛玉初进贾府第一次上餐桌特别注意规矩的场面也印象颇深。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让林黛玉感伤。可是,如果宴席老不散,客人永不走那又该是何情景?林妹妹要是看了布努埃尔的寓言电影《折翼天使》,恐怕就不再为曲终人散感伤了——布努埃尔的想象力总是逆人而行,正是其出众之处。

   一座豪宅,客人陆续到了。绅士淑女,衣香鬓影。可是从一开始就有点什么不对劲之处,仆人都纷纷要离开。尽管如此,晚宴仍然如约进行,一切如旧,只是,席散了,话也说完了的时候——不明原因的驱使下,没人肯走。席地而睡也不走。他们自动与外界隔绝了。第二天,第三天……吃的没了,水也快断了,衣香鬓影成了蓬头垢面,绅士淑女也不绅士不淑女了——如果社会关系基于习俗而不是人性,当构成习俗基础的社会条件不存在时,这些所谓有规矩的人也就失去了他们所谓的教养。失去教养,又不具人性,所谓的文明也就失去了,上流与下流又有何分别?

   后来客人当然还是走出了那所房子,但是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教堂的钟声响着,一群羊在向教堂走去。这群羊跟上述那群人又是何关系?布努埃尔的玩笑总接是直开进西方文化灵魂最深处,倒把众人服得不行。

   布努埃尔继续在《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里大开所谓文明社会的晚宴玩笑。《折翼天使》的荒谬是客人不走,《资产阶级审慎魅力》的荒谬是主人不在——电影中的第一场晚宴,原来晚宴时间定在第二天。这只是永远也吃不成的饭的开始——接下来,不是这个原因就是那个原因,他们总是成不了宴,但是他们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聚到一块,重复着他们的已经不具备任何意义、但是出于习俗必须重复的举动,就象他们走在一条空空荡荡、无始无终、不明其义的路上。这部电影仍然是对失去了内在意义的社会常规的点评。

   纯真年代(TheAgeofInnocence,美国,1993,马丁西科塞斯)以描写暴力著名的导演马钉西科塞斯拍了一部十九世纪末纽约上流社会题材的《纯真年代》,充满精美的影象和文雅的场景,可是西科塞斯曾说这是他“最暴力的电影”。

   从表面上看,这部电影跟西科塞斯风格要多不同有多不同。美仑美奂的画面,举止优雅的人物,措辞谨慎的语言,没有流血,没有拳角,没有一点高声大气,有一些眼泪,却绝不是嚎啕。但是的确如西科塞斯所言,有暴力,也有牺牲:对情感的谋杀,以及心的流血。

   美国清教徒上流社会,一切向英国的维多利亚道德标准看齐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纯真年代》中的女主角艾伦嫁给了欧洲贵族,因丈夫在外花天酒地,她也跑出来独立生活,于是被欧洲上流社会认为是有伤风化。但是当她决定告别欧洲回到纽约重新开始时,却是“你无法第二次踏进同样的河流”,她的出现,引起了美国上流社会的骚动。其实她本也是这社会的一员,所以还算有她的家族支持。可是她常常不守规矩引人侧目,更严重的是还吸引了她表妹的未婚夫——纽约另一名门出身的青年钮伦。

   钮伦爱上了她,但一个是有婚约在先,一个是有夫之妇——尽管她的婚姻名存实亡,他也毕竟还没有结婚。但是她与他所属的社会规则却认为她的离婚是不名誉的,而他如果为这样一个女人而解除与一位堪称这社会最出色最纯洁的少女的婚约,也将是一件丑闻。

   这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不能实现的压抑的感情故事。精美的画面之下却是感情的激流,暗礁重重,终于被堵截在闸门之内。而不断出现的晚宴场面,象征着社会秩序的不可动摇,华美,精致,严格,有序,但是餐桌上的刀叉其实充满隐喻,文明的语言或许也更具杀伤力。终于,上流社会联合在钮伦妻子的身后,把艾伦请出了纽约,送回了欧洲——但是在场面上,却不乱规矩。钮伦夫妇成婚之后,做为新婚夫妇必须举办的第一场家庭晚宴,也就被纽约社交圈视作为艾伦送行的别宴。按规矩,男女主人各坐长桌两端,女主客坐在男主人的右首。所以艾伦与钮伦不但得压抑情感,还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同桌近邻,表现得体,说些不关痛痒的闲话,但是一举一动却受到监视。通过此前一场场宴会的铺垫,这场宴会可说是该片宴会戏的高潮。尤其最后一个镜头,导演精心采用一个拉开的斜俯视视角,围坐餐桌的明亮场景被四周的黑暗包围,华美的餐厅忽然如监狱之屋令人窒息,在视角尽头的男女主人公象是餐桌锁链上的两个犯人,只不过套住他们的是文明的枷锁。这个镜头可说是最无声的暴力的顶极,也无疑是电影上的晚宴场景最令人难忘的镜头之一。

   这部电影也堪称感官的盛宴,充满鲜花美食华衣丽人以及情感激荡心潮涌动,我们仿佛闻得到花的香气,雪茄的味道/男女主人公最多是拉手接吻,没有暴露,没有床戏,但是却比暴露和床戏性感。

   高斯福德庄园(GosfordPark),美国,罗伯特•阿尔特曼《纯真年代》没有谋杀却让人感到文明下的暴力,而《高斯福德庄园》干脆就把真的谋杀带进了上流社会的派对——用的就是一把厨房里的刀,以及美酒。

   《高斯福德》庄园是美国重要导演罗伯特•阿尔特曼的近年成功之作。故事的时间是1930新旧交替的时代。故事以一英国贵族社会的周末打猎派对为背景,以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谋杀案模式为线索,以楼下仆人的视角写楼上主人,以美国民主对比旧式封建,以资产新贵对比没落贵族,是一台多角色多旋律的精彩群戏。英国社会的阶级分明,在楼上楼下的餐饮场面交互进行中一览无余:楼下仆人的身份地位也象楼上的主人一样讲究,甚至更讲究,乱坐乱排不得。

   但是,餐桌上规矩森严,要用尺子量餐具距离,可是餐桌之外却是丑闻不断,最终在餐桌上暴露出来:餐桌的严谨,原来不过是假象。在厨房暗处,在卧室里,却是暗潮涌动,发展着另外的故事。直到,用来准备食物的刀,刺进了主人的背;咖啡与美酒,也被混入了毒药。食物与厨房,象征着联接楼上与楼下的纽带,也成为致命武器的来源。

   《高斯福德》中仆人准备食物的场面,楼上楼下进餐场面,贵族野餐场面,早餐场面,都按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原貌进行。如主人被杀那晚的晚宴中,有一道菜是鹌鹑:曾在什么地方看到说,这是当时贵族周末晚会的必备菜。而反映那个美国制片人在此环境中的格格不入,一个是他不会也不肯打猎,另外是他不吃肉,这让楼下的仆人引为咄咄怪事,因为她没听说过“素食者”这个词——美国新文化正在悄然来临。

   把《高斯福德庄园》与《纯真年代》一起看也挺有意思。美国是英国的清教徒发展出的国家,所以遵守清教伦理比原来的母国更厉害,在美国人笔下的英国上流社会,就要更虚伪得多,表面一套背地一套,这也是亨利•詹姆斯经常涉及的主题。

   海上花,1998,导演:侯孝贤

   《海上花》和《纯真年代》写的差不多是同一个年代,一个是1880年代的上海,一个是差不多同时期的纽约。《海上花》也有一场又一场的“社交晚宴”,不过更合适的词应该是“饭局”。1880年代上海的饭局,桌边围坐“绅士”,而女人则不能是“淑女”而必得是妓女,虽然她们也不是普通的妓女,而是颇有身份的高级交际花。这当然不是上海的新事物,而是延续千年的传统。这传统里面,绅士和淑女们是不能搞社交的,男人们谈恋爱,反而只能到妓院去体验,搞得中国古典情诗一多半都是写给他们的妓女女友的,出名的美人与才女,一半也是妓院培养出来的。

   纽约清教上流社会有清教上流社会的准则,中国上海高等阶层也有高等阶层的规矩。《纯真年代》是一部批判电影,但是《海上花》则只是观察呈现,不做任何评语——如同那精心策划的大烟感觉的色调,让我们好象在隔着烟幕观察这一切。在这里,餐桌是男人们的交际场所,助兴则有喝酒划拳陪酒女郎。妓院几乎是男人的另一个家,吃饭喝茶抽大烟,聊家常谈恋爱生闷气,都可以,上床睡觉倒好象是次要的了。

   这里的女人们呢?有要赚钱争自由的,有想当正室的,有率性随情不管不顾的,但是当然都要以争取以及保留住男主顾为第一要素。

   把《纯真年代》和《海上花》一起看,特别能代表中西传统艺术的某种根本上的差异性,当然这样的比较很危险。《纯真年代》是有严格故事以及视角的,而《海上花》象中国画,多视角,也没有单一的线索,更象一些诗意的印象小景。至于内涵,西科塞斯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他对那个时代的清教道德是批判的。而《海上花》则对笔下的人物一视同仁,没有什么结论,而且同样的事情似乎可以永远发生下去。

   《纯真年代》中,女人离婚、外遇都是不轨之事,但是男人的婚外恋也同样遭到谴责,男主角就因此中止了与女主角的恋情,而片中还有一位暴发新贵,因为在外养着一位“不名誉的女人”而为上流社会所不齿。《海上花》里的男人,只要不把妓女娶回家做正室,似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其他的限制。而他们的正室,当然是不可能跑到外面去找什么相好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清教徒总认为他们比谁都道德高尚,清教的伦理道德对男女的要求的确还一致一些,而《海上花》中的绅士们跟他们同阶级的“淑女们”则完全遵守不同的道德准绳,倒是妓女们跟绅士们有些共同的守则要遵守,象谈恋爱的男女一样,互相有些不成文的一定时间内的情感契约。

   但是这种比较有一定的限度。不管中西,男女关系的守则都还跟经济等等因素有关。《纯真年代》中的新贵,虽为上流社会所不齿,但是还是在边缘挣扎;而有不轨传闻的女主角就远走欧洲了——毕竟是男权社会。

   《纯真年代》描写的清教传统至今在美国有迹可寻,而《海上花》中宴席,是否在现时代的中国也可以找到一种新的面貌下的延续?

   我与安德列的晚餐(MyDinnerwithAndre,美国,1981,导演路易•马勒)美国影评人RoberEbert写道:“有人曾问我哪部电影彻彻底底与众不同,我想了一下,回答《我与安德烈的晚餐》。”

   把《我与安德烈的晚餐》放在关于社交晚宴一类电影中妥又不妥。它讲的两个朋友一顿饭,不算上述那种大宴,但也可说是社交。但一说社交,就带点装腔作势的味道,而这顿饭一点没有。所以它也可称为“反社交晚宴”电影:这里,重点不是社交礼仪,没有假模假式装模作样,而是真正的一场晚餐谈话,而且是深入的谈话,跟布努埃尔讽刺的空洞无物的社交晚宴恰成对比。

   这么说吧,你能想象这样一部电影吗?镜头从头到尾基本上就是对着一张餐桌,餐桌边做的是两个其貌不扬的男人,讲的也不是什么风花雪月的事。

   对,这就是《我与安德烈的晚餐》,1981年纽约艺术电影院引起广泛话题并出奇卖座的一部电影,这样的电影不可能重复,真正独立。

   电影除了开头结尾有些纽约街头外景,就全是对准纽约某高级餐馆的一张餐桌,而且一对快两个小时,真的一顿饭功夫。可是你可别以为这电影就是找家餐馆,把摄影机一放,对着两个演员拍了俩钟头。事实上,影片中的餐馆是搭景,电影拍了三个月,演员先把对话录了好几遍音,剧本也折腾了好久。所以,一顿跟真的似的晚餐,是精心的艺术设计的结果。导演的一些用意,认真注意才行。镜头的切换节奏,角度,音响,都有讲究。餐桌旁的墙是一面镜子,颇有用意,而灯光设计予以一种超越之感。

   否则,观众怎么可能看得完?我提过法国电影很多场景是围着餐桌喋喋不休,这部电影的导演路易•马勒就是法国人,但这部电影是他移往美国以后的作品。编剧就是两个演员,都是纽约戏剧界出身,所以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强调戏剧和讲故事的传统,把那种说话电影推向极端,反而在美国引起了小众热潮。

   这部电影的魅力在于,你怎么想也觉得会看不下去,但是真看起来会不知不觉入了神,就象你遇到一个朋友,聊得兴起,不知不觉一顿饭功夫过去了。我们可能吃过很多应酬的饭局,很多美味的食物,但是未必有很多真正谈到心里去的话,所以这样的晚餐值得拍一部电影,而且是唯一一部。

   要说他们聊得什么,说实在都是那个时代也是我们这个时候也没过时的各种人生感触,这可能又要把你吓得不敢看这部电影,但是我说过他们不装模作样,所以用的都是平常人的话,态度也是平常人的态度,想弄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两人之中,用通常的话说,一个理想主义,一个脚踏现实,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一个跑遍世界,探索自我,另一个窝在自己小天地,为帐单发愁,为早上一杯咖啡的滋味而感到幸福。影片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呈示了这两种立场,互为补充,而不是谁绝对对谁绝对错。这场对话起起伏伏,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可是就象我们曾经有过的某次谈话,它的过程就是一种价值。晚餐过后,戏中的“我”回家路上,再看周遭景物,却有了新的眼光——就是那谈话的作用。

   至于他们具体吃什么倒不重要,就是一般西餐馆吃一顿饭的过程,先上白水,黄油面包,红酒,然后头盘,然后主菜(鹌鹑),然后沙拉,然后咖啡和饭后酒,它们也同时构成了谈话/影片的自然分段,吃饭本来就是天然一出戏。

  (转载于凯迪社区 甜蜜旅程板)

标签: 初一历史必背笔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