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袁伟时老师有感——“历史学家除名字外,都是假的!”
对于今晚袁伟时老师所讲,我只说两个字:不服!
我其实不只是想提问,而是想通过阐述,来引发他的观点。结果我发现,其实是两个人各说各话。我说的,他司空见惯。他说的,我不以为然。我所说的内容,又是他所反感的东西。袁老批判民国而喜好清末和当局,这和很多人的想法相左。很多人是对民国温情脉脉,而批判满清和当局。所以,我怀疑他深信的那个“历史的真相。”
我的提问是:首先,感想袁老师,大学时候读过你的东西,可以说袁老师是我们这一代的启蒙者(之一)。当时读北洋方面的东西,也感觉如果袁世凯当政,那么中国的宪政之路会好很多,但是我有给问题,当时支持袁世凯的六君子,杨度、严复他们其实都是有传统情怀的,甚至严复晚年都对于自己当时引介西方而有悔意。即便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依旧是有五四以来的三种思潮在辩驳(或者也可借袁老师的书名叫“缠斗”),那么保守、自由和革命派,这三派是否在将来能达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或许就是“公平和正义”,那么我们这个时代是否可以类比诸子百家时期?(孽于李欧梵的话,原话在袁老的书中)而后转入“汉朝”,进入类似儒家(或者说是法儒)的千年状态?而这种状态是否也会出现内卷化(自我僵化)?
(我说上面话的时候,袁老师开始还认真听,但是后来就往椅子后面靠,这也可以理解,一方面是我说的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另一方面我说的多了。但是我还要说,因为我觉得他是研究历史的,但是研究太过于宏观,有些问题或许是他的盲点。)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乡村,可以说经历了百年来的破坏,即便到了改革开放,邓小平时代(我知道袁老师对邓情有独钟),也是牺牲农村,或者说不顾农村发展城市。同时,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法律和制度都是西方的(政治德性),这和我们传统的人情世故(伦理德性)是不同的,也就是不合宜。那么我们怎么看待现有制度和农村的关系?
接下来,我要问,中国进入WTO(袁老师的书中认为邓小平最后一大贡献就是让中国入世),但是始终是一个后来者,这好比几个兄弟伙开公司,但是其中一个兄弟是最后来的,那么你就要只能委屈一下,做小的,甚至打杂,那么这个后来的兄弟,很大程度上可能会自己选择单干,那么中国有没有这样的可能,而且会单干(制度不走流行线路)的更好?
结果,袁老师的回答,不出我意料之外。其实,我还想提一个可能会另他尴尬的问题:每个学者是否会有自己基于阅读基础的不同而认识不同?袁老师童年读旧时小说,上学的时候读的是新式中学,大学读鲁迅和胡适,文革期间读马恩列毛,又是研究哲学的,那么就认识方面会不会和从小就读私塾、之后读中国历史的程千帆等人不同?(其实,只要是学哲学出生的,多半理路很西化。)
袁老师说:建议下次大家提问不要太长了,这位先生思考了很多问题,但是很多术语用的不太准确,不能拿诸子百家这样类比。(袁老师开始的这两句,我一点都不惊讶,因为看他的书知道,他在和别人辩论的时候,就是揪这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小辫子,这是他的习惯使然。)我们现在贸易比以前多了多少倍,要融入世界,现在来看没有什么比市场经济更有效的!至于前现代社会遗留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农业也要市场化,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农业。但是说近代以来中国农村是遭到了破坏,那么改革开放给农村确实带来了好处,农村吃饱了,中国也吃饱了!现在就是要10%的人在农村,其他都在城市。要坚持改革开放!
我现在不能尽叙袁老师的原话,但是听完我感觉他也基本用他的理解,回答了我的问题,简而言之就两点:在资本主义里加点社会主义,因为马克思都说了,资本主义里面是有社会主义的,比如邓小平留学时候住院体验到的法国社会福利,其次,改革开放很好,要坚持!
说白了,袁老师就是一个意思:邓小平很好!
讲这些内容,袁伟时老师始终看着我,对于这样一位1931年出生的八十多岁的老人家,我当然还是毕恭毕敬的。我只是想证实,他所要表达的观点。
到了签名售书阶段,我排在前面刚签完,等到给一个女孩签的时候,她问袁老师能否写一句他喜欢的话,我看见袁老师写下:“还原历史的真实”。其实很类似邓小平的 “实事求是”!
但是,我感觉袁伟时老师今天晚上只是讲出了他的观点,至于是否真的是还原了历史的真实,以我现在的眼界来看,那倒未必,或者是我道行还不够!但是,今晚,我真的不服!
转念又想,在云云学者之中,我们又信服哪一个呢?所以又不得不佩服孔子,何以让那么多人对他顶礼膜拜!或许,我们现在正如袁老师书中说的,只是在“回归正常”的过程中,还在缠斗。然而,对于“真实”的追寻,确实是我们很强的动力。
而历史学者在追寻真实的时候,又如何能避免袁老师在《昨日的中国》里提到的那个笑话:“历史书除名字外,都是假的。小说除名字外,都是真的。”这里,或者可以把前半句换成“历史学家除名字外,都是假的。”(或许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家,其实就是一本书。
当然这里不妨记一下,袁伟时老师推荐的几个历史学家,他们是《天朝的崩溃》的作者茅海建、研究近代史的杨奎松、《红太阳是如何升起的》的作者高华、《摇晃的中国》的作者张鸣……其他没有被提名的历史学家,估计是坐另一个车次的火车。
2013-4-26,邓少毅于重庆华福巷
标签: 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