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密计趁乱杀伏皇后未遂的全部过程,及其国舅身份的历史真相

纵横百科 73 0

  小A点评三国风云人物之“国舅”董承(上)之《国舅真相》

  文:小A斯蒂芬

  董承的故事在历史上与小说中大体一样,他的第一次历史亮相就是对应在《李郭汜大交兵》之后,《杨奉董承双救驾》的时候。虽然这一段故事我们之前通过李傕郭汜张济杨奉等篇章里已经讲过许多遍了,但是今天还是要再介绍一下。

  据《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在兴平二年“帝亦思旧京,因遣使敦请傕求东归,十反乃许。车驾即日发迈。李傕出屯曹阳。以张济为骠骑将军,复还屯陕。迁郭汜车骑将军,杨定后将军,杨奉兴义将军。又以故牛辅部曲董承为安集将军。”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董承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一样都曾经是董卓女婿牛辅的属下,再结合《三国志董卓传》中“(郭)汜走南山,(杨)奉及将军董承以天子还洛阳”的记载来判断,小说中所录情节基本属实。董承也是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的重要人物之一。

  按着《后汉书》中的说法,郭汜在初期也是支持汉献帝东归洛阳的,可是在走到新丰的时候他就后悔了,想要挟持汉献帝到郿坞去。但是杨奉杨定和董承都不同意,结果郭汜就再次与李傕联合起来追击天子的车队,抢夺汉献帝。并且在张济的协作下在弘农郡东涧击败了杨奉和董承的军队。史书记载,当时“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皆弃其妇女辎重,御物符策典籍,略无所遗”。

  在这之后,杨奉董承保护着汉献帝停驻到了曹阳。为了应对李傕郭汜张济的联合追击,杨奉以故白波军将领的身份派人往河东郡招来了白波军余帅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一起前来保护汉献帝的车队继续东进。开始的时候还和李傕郭汜打了一场“斩首数千级”的胜仗。可是在车队东进的过程中又再次被打败,史书记载“傕等复来战,奉等大败,死者甚于东涧”。这就是后来袁术所说的“天子败于曹阳”的全部经过。

  “天子败于曹阳”这件事对于天下的影响其实非常之大,由于讯息传播较慢的原因使得各个诸侯惶惶然处在观望之中。不过这种现象也属于正常,毕竟汉献帝当时的确非常之惨。惨到什么程度呢?《后汉书》记载“时残破之余,虎贲羽林不满百人,皆有离心。”也就是说虎贲军和羽林军加起来连一百人都不足了,而且都有离散的想法。

  不过,杨奉和董承以及白波军余帅这些人倒是还没有放弃。毕竟已经到达了陕地,距离洛阳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虽然只有一步之遥,却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因为准确的说其实是一河之遥,他们需要渡过一条大河,也就是黄河。也正是在这里东归的队伍产生了重大的分歧。

  所谓的陕地,也叫做陕县,一般认为就是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陕州区。我们今天的陕州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33条之多,可谓水系丰富。

  据《袁弘汉纪》记载,当时汉献帝一行人停驻在孟津,所谓的孟津就是今天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孟津县,西距三门峡市90公里,北临黄河岸边。在这里,东归队伍中大多数人都支持继续向东“浮河东下”,也就是乘船顺黄河而下。但是太尉杨彪和一个叫做刘艾的人却持否定态度。杨彪说道“臣弘农人,从此已东,有三十六滩,非万乘所当从也。”刘艾也说“臣前为陕令,知其危险,有师犹有倾覆,况今无师,太尉谋是也”。

  个人估计大概是应为黄河水流湍急而导致杨彪和刘艾产生了这种想法,不过这也的确是属于实情。于是汉献帝等人就打消了“浮河东下”的计划,决定北渡黄河。

  要想渡河首先当然是要有船,史书记载“及当北渡,使李乐具船”, 李乐准备好船只以后就举火为号,汉献帝看到信号就来到岸边准备登船。可是却发现河岸高达十余丈根本无法正常登船。在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出,汉献帝选择登船的岸边应该是某处类似于慢坡式的陡崖,而不是可以正常登船的岸边渡口,估计应该是被李傕郭汜等人所迫的原因才导致了这一结果。

  为了能让汉献帝顺利登船,董承想出了一个连接马羁,也就是马笼头“相续以系帝腰”在保证汉献帝的安全的前提之下,再由大力士行军校尉尚弘背负着汉献帝下陡崖登船的主意。

  在这里还有一段插曲,据《后汉书皇后纪下》记载“帝寻而东归,李傕、郭汜等追败乘舆于曹阳,帝乃潜夜度河走,六宫皆步行出营。后手持缣数匹,董承使符节令孙徽以刃胁夺之,杀傍侍者,血溅后衣。”。

  这里面所说的“后”就是皇后的简称,所指的就是在兴平二年刚刚被立为皇后的伏寿,也就是伏皇后。“缣”就是细密上好的绢。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董承下令孙徽是直接从伏皇后的手中抢夺缣绢的,而且还杀了一个侍者。

  在《袁弘汉纪》中这段故事还有一个更为凶险的版本“上与公卿步出营,临河欲济。岸高十余丈,不得下。议欲续马辔系帝腰。时后兄伏德扶后,一手挟绢十匹,董承使符节荷令孙俨从人间斫后,左灵曰:‘卿是何等人也!’以刀扞之,杀旁侍者,血溅后衣。伏德以马羁不可亲腰,以绢为辇下。校尉向弘居前负帝下,至河边。”

  《袁弘汉纪》在这里所记载的孙俨和《后汉书》中的孙徽可以肯定是同一个人名字的误记,我们姑且统一称其为孙俨。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董承命令孙俨并不是简单的抢夺缣绢,而是在人群中“斫后”。斫的意思就用刀或者斧子砍,董承的用意非常明显,其实就是想要趁着混乱直接杀死伏皇后。可是却被一个叫做左灵的人喝止,并且左灵还用刀挡住了孙俨砍向伏皇后的刀或者斧子,结果不小心杀死了一个“旁侍者”,这样血才溅到了伏皇后的衣服上。也就是说杀死这个“旁侍者”的是出手保护伏皇后的左灵,而不是受到董承指使的孙俨所为。

  这件事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董承和孙俨都具有难以推脱的罪责,可是在这之后的各种史书记载中,并没有针对他们二人有过任何问责性的只言片语。也就是说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汉献帝也没有对这件事进行任何的追责。这一点在裴松之注释《三国志》的时候曾经引用的一部《献帝纪》中的记载可以得到证明。据《献帝纪》记载“及当北渡,使李乐具船。天子步行趋河岸,岸高不得下,董承等谋欲以马羁相续以系帝腰。时中宫仆伏德扶中宫,一手持十匹绢,乃取德绢连续为辇。行军校尉尚弘多力,令弘居前负帝,乃得下登船。”。

  在这段《献帝纪》中的记载里,董承并没有命令孙徽或者是孙俨去抢夺伏皇后的缣帛,更没有让人去“斫后”,而是董承亲自从中宫仆伏德的手中取过缣绢,然后用来连续马羁以辅助汉献帝登船。按着这种说法,董承不但没有罪,还有功。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袁弘汉纪》和《后汉书皇后纪下》中董承命令孙俨“斫后”抢夺缣绢的有罪说,另一种则是《献帝纪》中董承从宫仆伏德的手中取过缣帛并连续马羁的有功说。

  那么,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正确呢?董承到底是有功还是有罪呢?

  个人猜想,这两种说法恐怕都有存在的可能。首先董承命令孙俨趁乱杀伏皇后,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当孙俨的举动遭到左灵的阻止而失败以后,董承和孙俨应该是马上收手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谎称自己是来拿缣绢去系马羁的,这才有了《后汉书皇后纪下》中孙徽抢夺缣绢的记载,进而又有了《献帝纪》中董承取缣绢连续马羁的说法。

  那么,董承为什么要趁乱杀伏皇后呢?这一点恐怕要跟后宫的争宠有一定的关系。个人猜想,董承的女儿,也就是董贵人,可能是在这一时期就已经进入汉献帝的后宫,为了巩固女儿在后宫中的地位,董承想办法除掉伏皇后,为自己女儿的晋升而铺路是有可能的。

  董贵人在小说中被写成是董承的妹妹,但是在历史上其实是董承的女儿。罗贯中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在某些戏曲中董承被描述成国舅的原因。

  所谓国舅,现在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皇帝的皇后或妃嫔的兄弟,通俗来讲也就是皇帝的大舅哥或者小舅子,这也是罗贯中将董承和董贵人的关系定性为兄妹的原因;另一种就是皇帝母亲的兄弟,也就是通俗来讲所谓的娘舅。不过在历史上董承的这个国舅身份却与这两种说法都不一样,他既不是汉献帝的大舅哥或者小舅子,也不是汉献帝母亲的兄弟。准确的说,由于他的女儿进入了汉献帝的后宫,应该算是汉献帝的老丈人,所以按着我们一般老百姓对古装影视剧的了解,这种关系应该是叫做国丈。可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中都将董承和汉献帝的关系定性为“献帝舅”的关系,比如《三国志先主传》中就有“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的记载。那么,这种“献帝舅”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由于史料的缺乏,时至今日这都是一个存在着争议的话题。不过,在裴松之注释《三国志》的时候,曾经对这件事进行过一番考证,裴松之说,董承是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的侄子。董太后我们曾经讲过,应该都比较了解,正是她将自幼丧母的汉献帝刘协抚养长大,所以幼年时刘协曾被尊称为“董侯”。如果裴松之的这种说法属实的话,那么董承与汉灵帝就是一个“姑表(舅)亲”的关系,也就是说董承管董太后叫做姑姑,而汉灵帝要管董承的父亲叫做舅舅,董承的父亲才是名副其实的国舅。而到了汉献帝这一代,自然要管董承的父亲叫做舅爷,这样遗顺到董承这一代也就成了汉献帝的舅舅了。这应该就是史书中“献帝舅”的根本来源。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虽然董承的确是汉献帝的舅舅,但从这种拐弯的关系来看,充其量只能算是个远房的表舅,相比把女儿嫁给汉献帝后当上的老丈人来说要远得多。那么为什么史书中不用国丈的称呼,而采用“献帝舅”也就是国舅的说法呢?这一点裴松之也给出了他自己的观点,裴松之说“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於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原来,在三国以前丈人二字根本就不具备妻子父亲的这种含义,更没有国丈这种说法,实际上国丈的说法只出现在各种戏曲小说之中,并不具备官方的成分。据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何晏所著《论语集解》中记载“丈人,老人也”可见当时的丈人就是男性老人的另一种称谓,与我们今天的“岳父老丈人”没有一点关系。所以汉献帝对董承只能是以“舅”称之。

  董承密令孙俨砍杀伏皇后未遂这件事,既然能够流传下来,就说明在当时还是产生过一些风波的。虽然董承以取缣绢的形式暂时掩盖了自己的罪行,但是伏皇后本人,以及当时因为保护伏皇后而误杀侍者的左灵不可能不去追究这件事。尤其是当事人伏皇后,一身带血的她,在惊恐之余一定会将这件事告诉汉献帝以及自己的父亲执金吾伏完。

  不过,从历史记载来看,非常明显,汉献帝和伏完都没有对这件事进行深度的追究。究其原因,个人分析大概有三点:第一,董承是护送汉献帝东归的主要力量之一,汉献帝和伏完都不愿因此得罪对自身有力的有生力量;第二,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董承是指使孙俨砍杀伏皇后的幕后人物。个人猜想,董承在这件事之后将孙俨灭口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在事件发生的当时董承就已经将孙俨杀死以表清白,亦未可知;第三,就是汉献帝对董承女儿董贵人的宠爱之情。这一点可以从五年后曹操进宫杀董贵人的时候,汉献帝以其有孕在身为由,向曹操苦苦求情的状态来看出。

  不管怎么样,当时的确是董承协助汉献帝顺利的登上了船,《后汉书》记载与汉献帝同乘一船的有伏皇后、宋贵人、杨彪、董承及伏皇后的父亲执金吾伏完等数十人。虽然这里面没有记载董承的女儿董贵人也一同乘船,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她应该是这“等数十人”中的一员。而其余想要争抢上船的人,都被董承“以戈击披之”,也就是用戈矛将争抢上船的人推下水去。还有从水里想要爬上船的人又都被董承削断了手指。史书记载“断手指于舟中者可掬”。“掬”的意思就是用手捧起来,也就是说被董承及其属下砍断的手指堆在船上,多的都可以用手捧起来。

  经过这一系列的艰难险阻,汉献帝一行人终于渡过了黄河,来到了大阳的一户民宅之中暂时歇脚。李贤注释《后汉书》的时候对于大阳的地理位置做了一番象征意义的阐述。

  据李贤所载,所谓大阳,是一个县名,隶属于河东郡。他还依据《前书音义》里大阳就是“在大河之阳”的说法判断,汉末时期的大阳就是唐朝时期陕州的河北县。据今人考证,所谓的河北县就是今天山西省芮城县北五里的古魏城遗址。我们依据古人山南水北为阳的习惯,也可以得出大阳是在黄河以北的这种结论。

  汉献帝一行人终于成功的渡过了黄河,安全的到达了黄河北岸。

  李贤之所以会对大阳的位置进行如此详细的阐述,应该是在感慨汉献帝一行人终于脱离险境的事实。他们一路上遇到过多少的艰难险阻,付出过多少的努力,才终于看到了希望,来到了大阳。然后,才从大阳移驻到了安邑。

  在安邑,汉献帝改元建安,并且封赏了一路上护送自己的各位将领,以及到安邑来进献粮食的河内太守张杨和进献绵帛的河东太守王邑。以韩暹为征东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李乐为征北将军,并与之前封赏的兴义将军杨奉、安集将军董承共同持政,张杨为安国将军,王邑为镇北将军。

  在整个护送汉献帝东归的过程中,董承并不是作为主力而存在,因为不管是从应对李傕郭汜张济的追击上来看,还是从个人军事实力上来看,董承明显不如杨奉及其白波军盟友强大。但是对于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这件事,他却与杨奉表现出出奇的一致,始终坚定不移,他也因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请看纪传体三国评传下一篇,董承(下)之《衣带密诏》。

  小A斯蒂芬写于2019年7月1日。

标签: 历史真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