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宋金枪倒马”之我见.

纵横百科 63 0

讲杨家将演义故事的说书《倒马金枪》,有的认为是应是《盗马金枪》,即从北宋杨家将志传故事中的“孟良盗马”而来。这个我不是很认同。也有的认为是与“倒马关”有关联.

   先说说1990年我在青岛第一次看到‘北宋金枪倒马传’字样的情况。清代钱彩《说本岳王全传》中有北宋抗辽名将杨延昭的后代杨再兴与隋唐好汉罗成的嫡孙罗延庆听书之后,争论究竟谁的祖先更厉害(是杨家闯幽州的八虎厉害,还是‘锁五龙’的罗公子更狠)。他们在大相国寺附近听的评话就是《北宋金枪倒马传》及《兴唐传》.清代传统小说《飞龙全传》末回最后说要知以后的事情可看《北宋金枪》(我联想起说呼家将的书不恰好叫:《金鞭》么?)这说明至少在清代以前,早已经有“北宋金枪”、“倒马传”这样的说法在书场上流行了。

   所以我认为“倒马”更规范一些,至于涵义,是否是说杨家枪法的厉害,都能在战场上让敌军倒马了(我第一次从《说岳全传》看到‘北宋金枪倒马传’字样时,就是这样认为的)。

   《说岳全传》第十回关于金枪倒马传和兴唐全传说书的两段记述,可见古时讲史说唱艺术的兴盛:

   ••••••却说的北宋金枪倒马传的故事。正说到:“太宗皇帝驾幸五台山进香,被潘仁美引诱观看透灵牌,照见塞北幽州天庆梁王的萧太后娘娘的梳妆楼,但见楼上放出五色毫光。太宗说:‘朕要去看看那梳妆楼,不知可去得否?’潘仁美奏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何况幽州?可令潘龙赍旨,去叫萧邦暂且搬移出去,待主公去看便了。’当下闪出那开宋金刀老令公杨业,出班奏道:‘去不得。陛下乃万乘之尊,岂可轻人虎狼之域?倘有疏虞,干系不小!’太宗道:‘朕取太原,辽人心胆已寒,谅不妨事。’潘仁美乘势奏道:‘杨业擅阻圣驾,应将他父子监禁,待等回来再行议罪!’太宗准奏,即将杨家父子拘禁。传旨着潘龙来到萧邦,天庆梁王接旨,就与军师撒里马达计议。撒里马达奏道:‘狼主可将机就计,调齐七十二岛人马,凑成百万,四面埋伏,待等宋太宗来时,将幽州围困,不怕南朝天下不是狼主的。’梁王大喜,依计而行。款待藩龙,搬移出去,恭迎天驾往临。潘龙复旨,太宗就同了一众大臣离了五台山,来到幽州。梁王接驾进城,尚未坐定,一声炮响,伏兵齐起,将幽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幸亏得八百里净山王呼必显藏旨出来,会见天庆梁王,只说:回京去取玉玺来献,把中原让你!方能得骗出重围,来到雄州,召杨令公父子九人,领兵来到幽州解围。此叫作八虎闯幽州,杨家将的故事••••••

   ••••••听他说的是兴唐传。正说到:“秦王李世民在枷锁山赴五龙会,内有一员大将,天下数他是第七条好汉,姓罗名成,奉军师将令,独自一人拿洛阳王王世充、楚州南阳王朱灿、湘州白御王高谭圣、明州夏明王窦建德、曹州宋义王孟海公。”正说到:“罗成独要成功,把住山口。”••••••••

   熊大木(熊锺谷)《杨家将演义》 (宝文堂书店),《杨家府演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我都有。上海文化出版社《杨家将演义》实际就是《新编全像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的改写简体本。

  以下这段突然出现了杨文广使用“金枪”字样:

   正走之间,忽前一军拦住,为首一小将当先杀来。松刚欺其幼小,拍马向前迎敌。只一合被文广砍之。魏化与隆元交马数台,将隆元砍于马下。文广、魏化二骑东冲西突,遇贼便砍,恰逢定儿五角王短剑之军,英勇难敌。文广思忖:此兵急难砍之,必伤其主将方可获胜。遂诈败而走。定儿五角王见文广败走,拍马追赶。文广拨回马来接战,将标枪一标,标中其左股。五角王落于马下。文广近前正待砍之,忽侬王天子骤马而至,大声喝曰:“黄口孺子,敢如此无礼!”文广遂与侬王天子交马数合,不分胜负。文广乃佯败用拖刀计去砍侬王,依王躲过,文广见胜他不得,杀得性起,将交牙十二金枪之法剌之。侬王不能挡抵,身被数枪,拍马逃走,与五国国王弃了长净关退走柳州城去讫。

   杨文广征南平定侬智高故事中突然出现金枪,挺有意思。关于虎口交牙峪,有个名词“羊落虎口”与之有关。关于杨家将题材的元代杂剧《昊天塔》第1折有:“俺家姓杨,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这个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另外,关于说呼家将的“金鞭记”的金鞭一说,是否早于‘说呼’小说。‘金呼家’可以理解,杨家将说部咋成了“银杨家”?

标签: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