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朗对峙首先让一些民间智库大神现了只会吹牛和摘抄历史的原形

纵横百科 69 0

  洞朗对峙首先让一些民间智库大神现了原形

  中印在亚东的洞朗地区对峙,官方明显有意将这个话题公开并引导讨论,对此我作为信息来源都不够的普通人,没有什么太多想法看法,但觉得让人憋屈这个感觉还是有的,但同时根据黄岩岛和钓鱼岛的经验,感觉憋屈的同时也总觉得还有后招。

  先不说个人感受,先说一说最近中印对峙后,一些网络大神的表现吧。记得很早我还上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接连出了例如李登辉爆出空弹、炸大使馆、撞机等事件,不知怎么传播的,《中央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局》这个故事在那个时候传遍了天朝。从那个时候起到现在也有好多年了,对大棋局从猎奇般的欣慰到怀疑鄙夷,再到恍然大悟地称赞再到嘲讽,再到赞叹第三代领导人的布局和忍耐,再到今天又感觉到憋屈,表面上看像是在往复,实际上是螺旋上升的往复投影。有这种复杂感觉的原因,就是普通人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太弱,不见得是中国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或分析能力或什么新闻自由,而是此处讨论的这些事情都是国家大事,放在任何国家都是有一定水深和保密背景的,所以信息就成了影响个人感受的几乎唯一原因。我个人觉得这也是普通人为何总是一会感觉到撤侨、航母、水漂弹、四代机的荣耀,一会又觉得摆不平蒙古、渔民被抓、越境炮击很是憋屈的重要原因。

  自从网络时代来临,网上就出现了许多地缘政治分析的文章和信息交流,在前些年,有一篇陈经的《中国的官办经济》的文章,开启了工业党的思想潮流,切实地将原本高高在上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变成了让老百姓打心底赞同工业化的舆论助力,后来西西河、部分天涯高人、超大、网天的高楼,更是将很多从没听过的信息和分析,带给了普通网民,例如国观的金鸿的那座高楼。博客的兴起更将这个潮流推向极致,原本在论坛中的交流与讨论,变成了单方面的讲座和信息散播,从而造就了一批分析大神。(这里主要说那些涉及到国际关系和军事知识的)

  现在中印对峙期间,那些在惟有中华、汉唐归来、神探007这些归纳类博客上刊载文章的人,例如某东、某清、某道、某巨、某刀、某占、某昊、某牛、某血、某唐等等等等,俨然已经成了一方面的权威,摆出大师的架子布道,丝毫不容他人质疑。稍有疑问,就是你见识不足、耐力不够、信心不足,甚至像某东和某刀面对提问甚至直接说出不是一类人不要来的这个意思。他们真的是这么牛么?以至于都快一个个变成了现代诸葛亮和郭嘉了?当然不是,不过是有时候面对质疑无法自圆其说,只能避重就轻转移话题罢了。以前并不明显,这次中印对峙一下把这些人的原形给现了。

  自从外交部发言人回答问题且被央视和人民日报报道后,这些人遇到了一个难题,这是印度不走带来的难题。这就是“怎么解决对峙问题”。作为大神、军事、智库,如果不能提出深入分析和有效措施,那么是相当丢人的。这些人吧,真的是没有什么见解,但是又不甘心失去关注度,于是某东今天把半渡而击和欧美合流复读了一遍(这已经是有水平的了)、某刀把中国的新武器介绍了一遍后把王玄策也介绍了、某清好一些还加上了经济分析、某巨把门户网站那些内容搬了过来,其实就是一个个把那些62年历史、古巴导弹危机战略机会、清末藏边历史、尼泊尔历史、不丹国情、补给困难情况、印军发展、印度国情、藏地交通建设等等,天天翻过来覆过去地发,从而掩饰自己一策也提不出的窘境。62年为什么无奈撤军、中国现在有什么好武器....,这些我们看客不知道么?平常牛的不行的一个个,怎么屏幕万言而胸中实际无一策呢?

  大伙关心国家利益,但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去专门学习研究,所以才来看这些大神发言,他们有的有信息渠道有的有分析,其实也是一种碎片化学习。但实在是这些人太参差不齐了,而且还有点自大过了头。所以咱们看客们也就不要太浪费太多时间在它们身上,他们是要赚钱的,我们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当然,有没有确实有料或者做过切实研究的人呢,当然有。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我从中亚归来-perry家族,这位是真有料的,当年很早就爆料了水漂弹和伊朗无人机,这都经过了验证,但已经好几年不更新了。

  第二个:井底望天,说话实在且有涵养,经常能够分析到一些思维死角或不容易知道的背景,不会像大神一样瞎吹牛

  第三个:边芹,在文化边界方面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总是能说到点子上。

  还有例如卢麒元、张捷(谁是谁非任评说)这二位学者,还有本版上一些在国外工作的人的游记、观察者网刊载的一些年轻留外学者的国际关系评说,这些人才能算得上评论学者或爆料家,比那些号称民间智库或爱国领袖的大神强了好多。

  前面说到了憋屈这个感觉,这一点在学者叶海林的讲座《全面解构中印四栖并存的复合型国家关系》中就以中印关系做了说明和解释,,有兴趣可以搜了看看,确实是一些策略和外交能力不足造成的,无须讳言。

  新中国丢了藏南这个说法已经不值一驳了,但这段时间还有个很奇怪的地方,就是好多新闻回帖或者论坛回帖中,读者不能说“打印度”或“感到丧气”这样的话,一说就会被带上好多高帽子,例如“你有勇气边防参军去,什么玩意”“那些叫喊立即打的人都是没自信的、没底气的人。”“拿钱发帖鼓动”等等,这还真是奇怪。

标签: 历史故事摘抄简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