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莫杰与“曲磨姐”的故事 (舞文弄墨-万元征文-小说)

纵横百科 83 0

  人这一辈子,叫老婆的人多,而叫“老太婆”的人少。为什么,我也说不太明白。它毕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是个直觉而已,我可能是少数人中的一个。

  老太婆本来叫屈莫杰。不少人为啥称她“曲磨姐”呢。里面有啥内涵或背景吗,当然有,这得容我慢慢说来。

  这绰号是从农贸市场里传出的。

  老太婆爱逛市场,更是习惯了买“便宜”货。不论吃的喝的,还是使的用的,她不仅要货比三家,还把不厌其烦的“砍价”作为一大乐趣。她经常和我们吹嘘说:“买便宜货也是一种本事”。就因为老太婆爱砍价,太磨叽,所以引起不少商贩的反感。有时候把商贩“砍乐”了,就说:“大姐,您快去别的地方问问吧。这个价我卖不了“。而有的商贩呢,脾气不太好的,性子急的,就会说:“大姐你那里有多少,拿来卖给我吧”!还有更不好说话的,气得干脆不理老太婆了,或者是把头扭过去,或者是离她远远的。一来二去,老太婆在市场里就出名了,成为小有名气的“公众人物”了。

  那么,何谓“曲磨”呢?这是本地(唐山一带)的方言,意思是“小气,吝啬,抠门”是也。里面也有”磨叽,啰嗦“之意。商贩们体会的最深,赚“曲磨”人的钱太不容易。把这顶“桂冠”戴在老太婆头上,似乎也挺合适。

  “三块钱买白菜”,花四块钱坐公交的事,就足以见到老太婆庐山真面目了。

  集贸市场距我们的住所两三公里。这一天,老太婆的脉管炎复发了,腿肿起来老高。不能再骑自行车去买菜了,于是,就坐上了开往批发市场的快1路公交。恰巧司机就住我们小区不远,出来进去都会打个招呼。他见了老太婆热情地问:屈阿姨,这是去哪里买东西呀?老伴找了一个空座坐下后,微笑着说:“还有哪,只有批发市场的菜最便宜”。

  “哈哈,我早就听业主们说了,屈阿姨买东西特会砍价,最能买“便宜货”。等我哪天休班,您教教我秘诀行吗”!老太婆听了这话,似乎有些不高兴。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她一下子把脸落下来了,说:“教你?那可是要交学费的。能买便宜货,也是本事”。司机把头摇了摇,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只见他把档位换到了高位,车子马上在大街上跑了起来。

  批发市场里热闹非凡。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蔬菜的品种可全了。卖大白菜摆地摊的就有十几家。老太婆一家家的问,一个个的比。零售价大多是两元钱一斤。

  “便宜点行吗”,不卖。“再贱点行吗”,不行。她不厌其烦地跟商贩们讨价还价,得到的结果都是:“再贱了不卖”。

  就在老太婆进退维谷之时,那边地摊的商贩高声喊起来:“处理了,处理了,一块钱一斤,卖完回家了”!

  老太婆听到了,她好像哥白尼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眼前一亮,肿起来的右腿也不感觉疼痛了,几个大步奔了过去。

  她把白菜拿起来几颗,认真的审视,鉴定了一番,说: “我买两颗白菜,五毛钱卖不卖”?这个商贩似乎不是市场人,而是附近村的农民,白菜太多了吃不了,眼看就要腐烂或长芯子了。临时到这里来自产自销吧。他一听老太婆给的价,把嘴撇得很歪狠斜,难看极了。哭丧着脸说:“您这位大姐,怎么越便宜越不嫌便宜呢?人家都卖两块钱一斤,我比他们便宜一半,还在曲磨”?

  老太婆一听这“曲磨”二字,是最最反感的。她虽然文化不高,也知道这是贬义词。是在损人,挖苦人呢。每次听到熟悉的商贩叫她“曲磨姐”,她虽不会用脏话骂人,但回报的脸色却是最好的报复。今天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从来没见过面的商贩,也用起“曲磨”的字眼,这似乎捅到了她的痛处,难受极了。老太婆说:你看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这不是在和你商量吗?好了好了,五毛钱不卖,那就买一颗吧。

  于是,老太婆左挑右选,又是披梆子,又是打叶子,鼓捣了好长时间,才把一颗光秃秃的白菜放到了秤盘上。

  要知道,这时的白菜已经收藏了整个冬天,就剩下白菜心了。“三斤半!您给三块五”。这个陌生的商贩哪里知道,老太婆早把三块钱攥到手里了。她说:“我就剩下三块零钱了,就这样吧,下次再找摸”。这个不是商人的商人,哪里会心甘情愿呢,他的嘴又撇到了最遥远的地方,虽然难看极了,但他又有啥办法。能为五毛钱伤和气吗。摇了半天头也没说出话来,算是默认了。老太婆把三块钱纸币扔到摊位上,就满足地扬长而去。

  快到中午了,正是市民下班的午高峰。快1路上的旅客特别多。你涌我挤,吵吵嚷嚷,甭说座位了,连立足的领土都很难找。司机师傅一个劲儿地高喊着:“往后走,往里走,快点走”!

  无意间,这位熟悉的司机,扭头过来再次发现了老太婆的身影。只见她手里提着一棵白菜,正在拼命地往车上挤,她用尽全力拼搏了半天,才站到了车门的台阶上。司机立马露出诧异的眼神,问:“阿姨,这么晚了还要去哪”?

  老太婆没好气地说:“我去换白菜。这个商贩太缺德,太不厚道了,给了我一颗烂芯的,根本没法吃“。

  可能因为车上的人太多,也可能就为了换一棵白菜,耗费这样大的精力太不值得,司机露出不太赞同的表情,就问:“屈阿姨,这颗白菜花了多少钱”?老太婆是实诚人,她实话实说。

  “好,那我给您三块钱行不行,您快下去吧,别受这个罪了”!说话间,就把前车门吃力地打开了。

  老太婆也知道这个晚辈是好心。但她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就说:“这不是钱不钱的事,我找他是为了让他知道做买卖的规矩”。

  司机没啥好说的了,无奈地摇摇头。但他的心里一定在说:您这一较真不要紧,为了三块钱,来回坐免费公交,政府要付出四块钱的费用呢。

  这个“曲磨”的老太婆哪里知道,她风风火火地赶到市场,人家卖菜的摊位早已人去摊空了。一颗烂了心的白菜,不一会再次回到了厨房的菜板上。

  老太婆是唐山丰南人,没上过几天学。从小就在村里干农活。她这个岁数,正赶上了六零年的瓜菜代,小小的年纪没少吃苦。吃糠咽菜是免不掉的。也算得上穷苦出身了。今年,河北的高考状元王心仪写了篇震惊国人的文章,名为《感谢贫穷》。读后振奋不已。老太婆也和众多穷孩子一样,因为赶上了那个贫穷年代,出生在不富裕的家庭,加上二十多年在庄稼地里的摔打,是环境造就她具备了很多良好的品质。比如吃苦耐劳,比如勤俭朴素等等。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因为我们俩都是幸存者,都属出土文物,所以很顺利地走到了一起。

  说起老太婆会过日子,那话题就更多了。当年,我们俩的工资加到一起,还不到60元,就是这样的收入,除去日常的开支,哪年的生活都有结余。平时,她从来不乱花一分钱,买吃的喝的用的,专检最便宜的下手。后来,有了两个孩子,每天的剩菜剩饭是少不了的,她一点都舍不得扔掉。我说:剩饭可以加热后再吃,隔夜的菜就不要吃了,对身体不好。她却说:“这么好的东西,扔掉多可惜呀,这些菜要搁在瓜菜代,不都是过年才可以看到的好东西吗!

  “一盆海蟹”的故事。让老太婆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正是农贸市场的大集。快吃午饭了,我从书房里疲惫地走出来,一眼发现餐桌上摆着的海螃蟹。满满的一大盆刚从锅中捡出来,红红的,紫紫的大螃蟹还冒着热气呢,虽隐隐约约可以闻到有股异味,但,每个螃蟹都是四两半斤的个头,还是很招人喜欢的。产生一种久违的食欲。我说:“今天你是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啦,怎么舍得买这么多螃蟹“?

  老太婆一边擦手,一边在餐桌上摆放碗筷,微笑着问我:你猜这盆螃蟹花了多少钱?听她这么一问,我的心里一愣,似乎已经明白了几分。就问道:“一定又买到便宜货吧”。

  现在正是三伏天,并不是吃海鲜的时节。尤其是海螃蟹,一旦死亡后很快就会变质,人吃了会中毒的。

  老太婆辩解说:“我傻呀?我还不知道死螃蟹不能吃吗。在小摊上,这些螃蟹都是活的呢,看着很新鲜我才敢买的”。

  “那你买这么多的螃蟹,花了多少钱”?

  “总共才给了他十块钱”!

  我一听这个价,就知道她一定上当了。即便是夏季,即便是在三伏天,像点样的海螃蟹每斤也要四五十块呢。高档些的,带膏的螃蟹每斤卖七八十元,甚至百元以上的都有。这么大一脸盆海螃蟹足有十来斤,哪个商人会当赔本赚吆喝的冤大头?

  “咱可别占小便宜,吃大亏呀”!老太婆说:“你快放心地吃吧。一点事都没有”。她说,开始时,那商贩死说活说非要30元包了,老太婆拿出了看家的本领,七砍八砍,最后砍到了十块钱,以胜利者的姿态拿走了。

  “这不跟白给一样吗。快吃吧,快吃吧”。

  我心里还是直犯嘀咕,心里话: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这才是真理呀。

  很长时间没吃海螃蟹了。的确有些嘴馋。六岁的小孙女佳佳和我们坐在一起,拉开了大快朵颐的架势。不料想,刚刚把海螃蟹拿到手里,就觉得不对劲儿,就有空空的,瘪瘪的感觉。诺大的螃蟹掂在手里,屁轻屁轻的,一点分量都没有。换起来一个再掂掂,还是那样的空瘪,屁轻屁轻的。我心里说:这哪里叫海螃蟹呀?肯定是上当了。待我打开了螃蟹盖子,更加傻眼了。螃蟹的里面好干净呀。别说什么蟹黄呀,就是蟹肉都没有多少。只剩下空瘪的蟹骨头了。骨架中镶嵌着少得可怜的蟹肉。也不是新鲜的。红红的,黄黄的,软软的,颜色很不正,一点咬劲儿都没有了。蟹肉和咸咸的蟹汤混杂在一起,进入嗓子后,有一种齁齁的呛人的气味。我接连掰开了两三只,都是这个样子。不由得立刻警觉起来。

  “别吃了,快别吃了。这螃蟹绝对不新鲜了,可别把人吃坏”。

  小孙女佳佳坐在我的一边,正吃得津津有味。嘴角上还流着螃蟹的稀汤呢。我不容分说,就把孙女手中的螃蟹抢过来,扔到脸盆里。孩子哪里愿意呀,马上哭喊起来,说:“爷爷,我吃。我想吃”。我对老太婆说:“你也别吃了,别吃了,赶紧倒掉吧。千万别把人吃坏了”。

  老太婆哪里听得进我的话。她仍然淡定地坐在那里,慢慢地享受着”美味“。说:“没事,没事。我怎么没吃出怪味儿来。花钱买来的东西扔掉多可惜”。

  我一只螃蟹都没吃完。小孙女她们娘两个,一气就消灭掉五六只螃蟹。在我不断地“谴责”或“制止”声中,她们俩才肯封口罢休。

  夜幕悄悄地降临了。意料之中的大麻烦,也随之降临了。

  就在一家人即将熄灯睡觉时,小孙女开始喊开了:“肚子痛,肚子痛“。开始,我们以为给她喝些开水,慢慢就会好起来,谁知道孩子越疼越厉害,最后,竟然在床铺上打起滚来。可把一家人吓坏了。那么,我这个始终以”买便宜货“为荣的老太婆呢,几乎就在小孙女犯病的同时,她也把肚子捂得紧紧的,额头的皱纹情不自禁地收缩起来。继而,就是上吐下泻。不到一小时的功夫,竟到卫生间跑了三趟。有道是:好汉子架不住三泡屎,再刚强的人也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呀。老太婆的脸色刷白,说话都有气无力了。娘两个躺在一张床上,一个不断地呼喊,一个不住地哼哼,家中刹时间乱作一团。也令人哭笑不得了。

  分明是食物中毒了。那就赶紧去医院吧。

  区人民医院的急诊室,等待诊断或观察的病人不少。因为我们属突发的病情,症状明显也便于诊断,值班的主治医师我们还是老熟人。他听完我的诉说,一声没吭就让护士把止痛药和清洗肠胃的消毒药用上了。没过一刻钟,佳佳就停止了哭喊,我那个老太婆,脸色也慢慢地好转了起来。甭说,病情很快稳定了。我提着的心就放到肚里了。

  在进入病房之前,有不少手续是必办的。挂号交费是免不了的,还要拍片呀,B超呀,检查这个化验那个呀等等,一两个小时下来,折腾的人筋疲力尽了。就这样,两人在医院住了两夜,中毒的症状彻底消失了。可以正常吃饭了。那么,就赶紧办理出院手续吧,且慢,病房的主治医师不点头,护士长也不同意。为什么?人家说了,病人的症状刚刚稳定,应该在这里巩固一段时间,才保险才安全。我们这是善意的,是为了病人考虑。老太婆是个刚强的人,是个小气吝啬的人,她怎么会同意继续留在医院消费呢?她死说活说不同意住下去。

  有道是:既来之,则安之。入了乡就要随俗。医院滞留在手背上的针头不给拔掉,怎么出院?

  住到第三个晚上了,仍然没有放人出院的迹象。老太婆的犟劲儿上来了:“他妈的,这叫医院吗,这是不是拘留所”!她一挥手就把针头拔掉了。抱起小孙女没和任何人告别,就逃之夭夭了。

  两天后,老太婆躺在床上问我:“住几天院花了多少钱”。我只能如实汇报毫不隐瞒,我从口袋掏出医院的结算单,给她逐项念起来:“急诊费多少,住院费多少,治疗费多少,医药费等等加一起,医疗卡中累计消费2389,67元”。按照70%的报销比例,自己也要掏1000元上下。老太婆听了,半天不说话,她两眼直直地看着屋顶。我知道,一下子花去了这么多钱,她的心疼啊!我就跟她开玩笑说:没事,买螃蟹花了10块钱,治病花了1000块,加在一起才110,不算啥!不就是个匪警吗,不就是买个教训吗!

  “不行,王八蛋,我不能饶了他”!

  老太婆说的他,无疑就是指那个卖螃蟹的,就是那个坑害她的商贩。“下个集我要找他去算账”。

  我知道老太婆的脾气,她会说到做到,她是宁折不弯,生死不怕的脾气。我说:“你快算了吧,病好了比啥都强。不要再没病找病了。我问你,你认识那个商贩吗,你就是找到他,他会认账吗,你的手里有证据吗?你就是跟他把官司打到法院去,他也不会认账。何必再没事找气生呢”。

  老太婆似乎认为我说的在理,沉默了许久。这个“贪小便宜,吃大亏”的灾难,就很快过去了,不了了之了。

  后来,与一个卖海鲜的熟人聊天,才得知,这种变了质的海螃蟹,人家的行话叫“活臭”。看它们的外表貌似还是活的,还在动弹,其实已经死了,已经臭了。

  “就和,就和算了”。这是老太婆经常劝我的口头禅。

  何谓“就和”呢,这也是本地方言,意思是“将就,凑合”,不必太讲究之意。讲究不如"将就"。可以省下几块是几块。总而言之,她那消费观念还停留在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的年代。退休了,无所事事了,我要兑现年轻时的承诺,带着老太婆开开心心地周游世界。我们虽都是一般工人,既不是权贵,更不是富翁。但我们俩每月五千多元的退休金,生活也绰绰有余。每年拿出来三五万元用于游山玩水,没有一点问题。再加上儿子或闺女的赞助,每年出去几个月看看外面的世界,越跑心里越疯狂,越跑感觉越年轻。

  旅游的意义是什么?第一是看家乡没有的;第二是玩家乡没有的;第三是买家乡没有的;第四是“吃”家乡没有的。在这四点中,我对“吃”是最看重的。走到哪里就要吃到哪里。就要把那里的特色小吃品尝到。这样才不虚此行。我们又不差那点钱。为啥要“凑活”呢,为啥要“就和,就和”委屈自己呢!我赞成儿子的那句嘱托:“你们出去后,宁可让钱吃亏,不能让人吃亏”。况且我们俩穷游,一般是自由行。不太愿意跟团走,那样的话不太自由。自己的双腿自己做主,虽然花钱会多一些,但时间却靠自己掌握支配,只要轻松,自在,舒服,多花点钱也值得!前几年去台湾,听导游说,饶河夜市的肉饼非常好吃,曾经上过央视二套的专题节目。每晚在那里排队的游客特别多。我就有些好奇,心想,一定要到夜市去看看,一定要尝尝他们台湾肉饼的味道。

  果真名不虚传。饶河夜市人声鼎沸,摩肩擦踵,各种特色小吃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街头上有两家同样的肉饼摊,左边那家少有人问津,而中间的这家却生意火爆,九个人忙活得满头大汗,还供不应求。长长的队伍排了一二十米远。如果我们要买,起码得耐心等待一个多小时。这时,老太婆就说话了:“算了吧,别吃肉饼了。找找哪里有拉面或小吃店,就活,就活得了”。

  出门在外,我就烦她这“就和”二字。明明有特色馅饼,明明有好吃的的晚餐,为啥要“就和”呢?我坚持要排队买肉饼吃,不计较多花几块钱,也不在乎时间晚一点。怎奈买的人太多,加工的速度也太慢。等我把肉饼买到手,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不仅老太婆食欲全无了。刚出锅的肉饼还太烫人,我们俩又累又困,仅吃掉了一个就睡下了。待到第二天再吃,全然没有新鲜肉饼的味道。更谈不上吃出什么特色了。

  还有一次,从庐山下来,辗转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到了九江火车站。结果得知,这里并没有开往景德镇的列车。那就先住下吧,谁承想回去的路走错了,找不到原先的长途汽车站了。七拐八拐,天气就黑了下来。走进一家有特色的小饭店,我一眼就发现“鄱阳湖鱼头炖豆腐”的菜谱,心想太好了。到庐山来虽没见到地方三宝“石鱼,石耳和石鸡”,有鄱阳湖的鲤鱼也可以大饱口福呀。我心里庆幸住下来的决定。这时的老太婆可不是这样想,她一看墙上的标价,58元!就有些执拗。说:“就和,就和算了,这么晚了,还吃那么贵的菜干啥”。

  她一说“就和,就和”我就来气,说:“为啥要就和呢?为啥不吃吃鄱阳湖的鲤鱼味道呢”。按照她的意愿,来盘炒青菜,两碗米饭,花二三十块吃饱就算了。我不理她。随便问一下老板:“有没有庐山三宝”?得到的回答让我喜出望外,这个店里竟然有石耳炒鸡蛋。我顿时心花怒放,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两个“特色菜”就花一百多,再加上一瓶啤酒,一个凉拌小菜,总共消费一百四十多块。别看老太婆一向坚持要“就和,就和”,但听我一说这“特色”的意义,重复旅游的意义,也就没啥好说的了。从她吃饭的表情中可以看出,这顿晚餐吃得特别享受,特别满足。

  那年初冬,在西安的食品一条街,老太婆再一次向我提出“就和,就和算了”。因为啥呢,当时正是午饭时分。哪一家“肉泡馍”的饭店食客都爆满。而且哪一家饭店墙上,标出的菜谱都是“天价”!有的店每碗38,有的每碗43,有的店开价48元,比较有规模的大店,每碗肉泡馍竟然在50元以上!老太婆一看这价钱,眉头就皱起了许多,眉宇间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王”字。当我们找过四五家小店后,老太婆就开口了:“算了吧,别再找了,那个街口有家馒头铺,买几个就和,就和算了“。

  我一边走一边回头狠狠地”瘊“了她一眼,没理她。老太婆是个悟性不低的人,她当然知道我的态度了。我心里说,一辈子可能就来一次西安,就一次在食品街吃特色肉泡馍,为啥要”就和,就和“呢!我心里这样说,其实我也挺犯怵的。这不是多花几块钱的问题,而是吃饭的人太多呀。在这里吃上一碗肉泡馍,一般店都要排三次队。第一次排队是交费开单,第二次是用单据领号牌,第三次才能拿着牌牌去窗口取饭。就算把肉泡馍拿到了,有些店还要等待座位呢。要站到食客的背后等候着,当义务保镖老长时间。挺掉价啊!就是这么艰难的环境,也没能动摇我吃“肉泡馍”的决心,我加快步伐仍坚定不移地朝前找。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找了多少家,总算看到了客人比较少的饭店了。

  就在我猛然回头,招呼老太婆快点走的一刹那,才发现她手里正拿着两个大馒头,迎着飒飒的北风往嘴里塞呢,她一边走一边吃,吃的是那样凶,那样香。我差点笑出声音来。说,这哪里像一个假富婆啊!

  姑娘买高档的进口裙子,惹得老太婆病了好几天。

  我们决定要去欧洲游玩了,这在旅行史上是个里程碑。自然受到全家人的支持。儿子几次问“钱够不够”,我说差不多了。但他还是给妈妈的卡里打了三万元。他说:到欧洲去,人家那里规矩多着呢,过关时卡里没有三万五万,就可能要出麻烦,甚至被遣返。我们的姑娘呢,她对服装比较看重。她说:“到了发达国家,你们的穿着一定要靓丽光鲜。这不单单是游客的个人形象,也代表国家或民族的形象“。于是,为了给”曲磨“的妈妈好好包装一下,根据欧洲当时的气候特点,她在网上买了一件品牌的落地裙。她说;”我妈妈本来就漂亮,穿上这件休闲裙到欧洲潇洒一番,那才是锦上添花呢“。

  姑娘把妈妈抬高,本意是想得到妈妈的喝彩或掌声。她哪里知道,老太婆一听这价钱,脸色立刻就变了:“一千五?这还是活动价?是打了五折的价?你快快给我退回去,我绝对不穿,我绝对不要”。说着,就把裙子扔给了闺女。由于事发突然,姑娘伸手还没接住,崭新的衣服掉在地上了。就因为这个,脾气相仿的姑娘有些恼羞成怒,娘俩就大吵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我肯定不要”。老太婆说:“就这种料子,要是在我们集贸市场买,过不去五十块钱!姑娘说:“你不知道便宜没好货吗,你不知道一分钱一分货嘛!她还警告妈妈说:“你去欧洲,千万别穿假冒的名牌,弄不好过关时会被罚款丢丑的”。

  娘两个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争论了半天不分胜负。直把老太婆气得嘴皮发紫,一甩手起身离去。把姑娘自己晾在了屋子里,她那颗滚烫的心,如同浇上了一桶凉水。用本山大叔的话说,就是“哇凉哇凉的”。

  不知道老太婆是被气的,还是晚饭没吃饿的,还是回家时夜间着凉了,第二天早晨她就开始发烧病倒了。一天多时间粒米没进,没精打采的,就这样,只要有谁提起她的姑娘来,就会气得鼓鼓的。她说:“她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她一点都不会过日子,是挣两个花仨的手。每个月只要发了工资,她就扎腰。不把钱花光了她不好受”。如今的年轻人啊,时代不同了,消费观念也大不相同了。你看不惯又能怎样呢!

  老太婆没有食言,她病好后就在大集上,买来了一块小兰花的“布头”,也很好看的。只用了一个上午时间,就用家里的缝纫机把裙子做好了。她穿上这件过膝盖的裙装,显得特别得体,很是精神漂亮。听到了我的赞美声,就更加得意忘形了。她冲着我就地转了两圈,说:“挺好吧,合身吧”?我迎合着说:“挺好,挺好,比那一千五的裙子差不了多少”!老太婆听后得意地问:“你知道买这块布头花多少钱吗?46!只花了46块”!我开玩笑地说:“要不都叫你曲磨姐了。你不就会买便宜货吗”。这件自制的裙子,去广州领事馆录指纹时,她就提前穿上了。只要自我感觉良好,花钱多少就不重要了。

  老太婆花自己腰包的钱“抠门,小气”。若遇到了占便宜的机会,那可就大方起来了,活跃起来了。用她的话说:“有便宜不占,是傻蛋”。在旅游期间,很多酒店都是吃自助餐,这个时候老太婆就不讲价钱,不问成本了。在吃饭的时候,没少挨我的批评。

  有一次,在吉林的延吉市宾馆。每次早餐时,酒店都会把一大盆鸡蛋摆在柜台上。我们住了三天吃得很好很高兴。老太婆似乎还觉得不够本。她曾几次提出要装几个鸡蛋,中午到景点去吃。我告诉她,“这不合适”。本来嘛,人家店主每天住宿费只收八十元,还要免费供应可口的早餐,吃饱喝足就不错了,为啥还要“偷”人家的鸡蛋呢?其实,这些浅显的道理老太婆也懂,她就是想占点小便宜,就是有贪心。就在我们即将退房的那天早晨,尴尬的一幕发生了。早餐吃完后,在我收拾碗筷送回操作间的空挡,听到一位服务员大姐说道:“阿姨,这鸡蛋是早餐用的,不可以随便带走呀”!

  我立刻停住了脚步,心里说:坏了。一定是老太婆下手了。急回头发现老太婆,正拿着鸡蛋往塑料袋里装呢。我顾不得多想,丢下餐具赶紧回来打圆场。说:“对不起,对不起,我这老太婆没啥文化,不懂规矩”。我伸手把鸡蛋掏出来,我们俩一人一个。说:“酒店的自助餐,在店里吃多少都可以,怎能装起来往外带呢”?尴尬的老太婆没说一句话,就把鸡蛋吃完了。

  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每当提起这件丑事,老太婆都会说:“我咋那么倒霉,就做了这一次贼,胆战心惊的,还被人家捉住了”。

  在新加坡国际航空宾馆,老太婆一宿没睡觉?

  从巴厘岛返回海口途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先旅行社预定的航班取消了。只能在新加坡停留一天再走。于是,被机场安排到七星级酒店免费住宿。听导游说:“这个宾馆,一般的客人入住,一天收费300多美金呢。住宿条件的豪华高档就不必说了,酒店的自助餐厅,规模那叫大呀,简直一眼望不到边。无论主食还是副食,无论凉菜还是热菜,无论山珍还是海味,每个品种都占一二十平米的展位。太多了,太丰盛了。没有吃过的,没有见过的食品,只要选上一点点,手中的盘子就会鼓胀起来。就会吃得饱饱的。尤其是那个“海鲜类”展位,非常显眼醒目,老大的一片,海螺呀,海蟹呀,海虾呀,海鱼呀,还有皮皮虾,生蚝,毛蛤,大龙虾等等,无论是生的,还是熟的,统统都摆放在鸡蛋大的冰块上面。或者为防腐,或者为保鲜。一向爱占“小便宜”的老太婆,一下子把眼睛睁大了。没用几分钟,就把她那托盘装得满满的,鼓鼓的,尖尖的了。旅行团一位姓张的老同志见了,惊讶地说:“嚯,这么多!吃得了吗?我看着就眼晕”。老太婆把盘子放到了我的面前,轻蔑地瞥了那老哥一眼,没有回答。她肯定是不爱听。等待她坐下来了,才小声地嘀咕着:“我吃不了,我也要吃下去”。

  老太婆这样的做法,我一直是反对的。我轻声说:"你不会少拿些吗,又不是不管你饱,不够吃再去取吗”。老太婆不吭声了,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我吃饭比较慢。这天因为菜品丰富,还买了一听啤酒。自斟自饮好不快活。在这晚餐期间,老太婆还不停地照顾我,一会向我的盘里夹大虾,一会又给我碗里送蟹块,这在我们相濡以沫的大半生中,可谓是难得的良辰美景了。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我是酒足饭饱了。伸伸懒腰,打打饱嗝,就打算离去。这时,我才发现老太婆的盘中,还有三分之一的海鲜在罢工呢。再看这时的老太婆,形象真的是扭曲了。她的脸涨得红红的,肚子涨得鼓鼓的,时而,她还把脖子往高伸一伸。口中呼着粗气。咀嚼的频率大大地降低了。她出气的声音很大,一副难受的样子了。这个爱贪小便宜的老太婆,我知道她真的吃不进去了。但在这尴尬的时刻,也不能见死不救呀。我“嘿嘿”地笑了,用嘲讽的眼神看着她,老太婆一看我在嘲笑她,就全明白了!她说:“你笑啥,我吃得下去,我没事”!

  “你这个老家伙,就是嘴硬。一辈子都改不了”。别看我批评她,其实我也理解她,心痛她。我重新拿起筷子来,抢过了她的盘子,说:“我来替你吃吧。吃不了也不能浪费。这是国人的形象问题,素养问题“。

  就因为这顿丰盛的晚餐,老太婆被海鲜撑得折腾了一宿。在床上只听她翻过来,调过去,粗粗的喘息声制造着噪音污染。因为一直睡不沉稳。她一会跑到卫生间小解,一会又到泡池中洗浴。老太婆的嘴给身子惹祸了。她难受了不说,还搅得我一夜也没睡好。昏昏沉沉的直到天明。

  到了第二天凌晨,团友们集合登机时,大家在一起议论才得知,这顿大餐吃的,不仅是老太婆撑坏了,团里有三四个小姑娘,因为海鲜吃得太多了,太凉了,在夜间就跑肚拉稀了。有的还患了急性肠胃炎。哈哈,看来没出息的,不光是我老太婆一个人。

  事后,我对老太婆说:“你就知道就和,就和,在酒店吃自助餐时,你为啥不就和,就和”?她瞪我一眼说:“你忘了,有便宜不占,是傻蛋”吗!

  在凡尔赛宫。发生了惊魂一刻!

  凡尔赛宫,是法国的重要景点,世界五大著名的宫殿之一。(中国故宫,美国白宫,英国白金汉宫和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凡尔赛宫太大了。据导游介绍,如果逐个展厅都一 一看过来,每件文物都详细了解的话,几个月时间也走不完。我们的行程,只有一个半小时的参观,所以就要走马观花,就要看看主要的几个展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太多了,无论哪个团队都要从第一展厅开始,然后顺序地向下走,所以那人流就如同涛涛的洪水一般,有向下游一泻千里的势头。因为人太多,声音太糟杂,在参观之前需要给每位游客佩戴上耳机助听器。这样,导游讲解起来就省力多了。

  我们团走到第三个展厅,我还见过老太婆的身影,她用手机不停地给壁画拍照。我嘱咐她说:”不用照那么多,注意听导游讲解。不了解历史背景或文物内涵,照多少也记不住“。老太婆没有吭声,顺着人流就涌到第四个展馆了。我觉得这没什么,过一会回来就可以了!其实,我想得太简单太天真了。我万万没想到,一个惊魂的时刻,正在悄悄地朝我走来。

  我认真地听着导游的讲解。我知道,没有导游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我一向对导游的讲解是认真的,尊重的。大概过了三五分钟,导游仍在口若悬河地演说着,我下意识地回头一看,心头猛地一震,坏了!老太婆怎么还没回来?她可是没多少文化呀。如果在这人流的海洋中走丢,那怎么了得!那部开通了国际漫游的手机,虽然在她的包包里,别说她不知道法国大使馆的联系方式,即便知道她也不会拨打呀。

  我顾不上多想,迈开腿就脱离开自己的团队。在滚滚的人流中我丢了魂似的四处张望,把头摇摆得像拨浪鼓。怎奈见到的全是陌生面孔。好像一连向下游走过了三四个展馆,也没见到老太婆的影子。这还不算,这时,我的耳机也没一点响声了。开始,我还以为是耳机突然坏了,从口袋中掏出来按动了好几个机关,都毫无效果。转念一想,是不是距离导游的展馆太远了?我不能再往下找了,弄不好我也会失联了。

  我调转头,跑到了展厅的墙边上,从这里逆行似乎会顺畅一些。我扁起身子躲避着人流,继而让洪峰过去,我再找机会逆行。不一会,竟然听得到导游的讲解声了。我的心头一亮,虽然进入了一丝阳光,得到了一丝安慰,但是,提着的心还是不能放下来呀。这个该死的老太婆,怎么不小心点呀!我的手机并没开通国际漫游,无法跟她联系。就在我手足无措之时,见到了一位本团队的老太太,她是昌江的退休老干部。我要麻烦她用手机联系一下老太婆,但,她拨打了两次都无法接通。不知道是她的手机有问题,还是老太婆的手机没开通。正在踌躇间,又看到了另外一位团友,她是海口医院的一位护士。她一听说国际漫游,似乎有些不太情愿,说:“这可是费用很高呀”。我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向她投去求助或无奈的眼神。这位护士的手机拨通了,但对方没有接听,就很快挂断了。事后,这位大姐只是淡定地说了声“挂了”,就转身离开了。茫然不知所措的我,呆呆地站在那里,被汹涌的人流冲创着,就像一颗无助的水草一样,这可怎么办呀?

  导游讲解完第四个展馆,开始第一次清点人数了。她把大家召集到身边数了又数,还是差三位队友没跟过来。那两位都是年轻人,都是摄影爱好者。他们是绝对不会走失的。而我这个老太婆,命运可就不好说了。我焦急地向导游求助,期盼她可以想办法把老太婆尽快找回来。

  这是位资深的导游。姓沈,五十岁开外了,来自中国的辽宁。能感觉到她是一位很有责任感,很热心的导游。她说:“程导交给我二十五人,我出去以后,不可能少了三个人还给他”。她听完我的陈述说:“这样吧,这三位走失的队友,亲人或朋友跟上我一起,我们一同往回找找。

  我们四个人紧密相随,极度困难地一步步逆行。一边走导游一边用扩音器呼唤着:“有海南团的同志,听到以后到我这里来”。这句广告语她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然而,得到的回声,却完全是糟杂的人流声,和其他导游的讲解声。逆行了三个展厅后,仍看不见一个熟人的影子。

  沈导停下了。她说:“不对呀,就是掉队的话,也不可能落下这么远呀“!

  我再次向沈导陈述自己的意见,我说:”那两位摄影爱好者丢不了,您还是用手机给我的老太婆打个电话吧。

  沈导接受了我的意见,她把我领到了一个偏僻角落,这里是比较清净的地方,她按照我述说的号码,贴在耳根上打了过去。突然,那头传来了“嘟--- 嘟----嘟”的回声。啊!“通了,通了”!我的眼前一下子亮堂起来。可盼到阳光了。我马上把沈导的手机接了过来。

  啊,听到了老太婆焦急的声音。她说,她的肚子坏了,打算自己去找卫生间,结果,她找了两三个展馆都没找到。我赶紧叮嘱她说:“你记住,不要动,不要动了,我马上去接你,马上去”。

  这个该死的老太婆,真把我急坏了。听到了她的声音,我提着的心只听“咯噔”一声,马上就落地了。我按照她给出的方位,很快把她领了回来。

  原来,在欧洲旅游,人家酒店里不供应热水。若想喝开水,就要花一欧元自己去买一杯(相当于人民币八块钱左右)。就是早餐喝的牛奶或饮料,也同样都是凉的。这个老太婆贪吃自不必说,再加上吃西餐也不太习惯,除了干干的面包片,就是凉凉的火腿片。所以,在今天早餐吃饱以后,她又破例取了一杯凉凉的牛奶喝。甭说她,我的肚子都不太舒服。早餐以后及时在宾馆解了大便。还好,排除了隐患以后,不适的感觉很快就过去了。而我这个老太婆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在酒店中没“犯病”,到了凡尔赛宫中,没过半个小时就招架不住了。而且一时一刻都不容人啊,随时都有拉到裤子中的尴尬。她来不及告诉我了,来不及向导游请假了,独自一人去寻找公厕。但她哪里知道,这里可是几天几夜都走不出去的迷宫,一个陌生人到哪里去找卫生间呢?

  导游仍在滔滔不绝地演讲着。一会是断臂的维纳斯,一会是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但丁的《神曲》。。。。。。我急迫地凑到沈导侧面,轻轻地触碰了她一下。她的声音嘎然而止。问:“怎么啦”?我小声地告诉她:“不好了,我的老伴闹肚子了”!

  “啊”?沈导一听很是吃惊。这一点,我完全可以理解。作为一个导游,遇到这样的事情,是不太好处理的,是比较麻烦的。她虽然轻车熟路,但这么多人拥挤着,要马上找到卫生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在沈导为难的时刻,一位团友是搞房地产的开发商,他直言不讳地评论道:“就是吃的太多了。你们一个人比我们俩吃的还多”。

  此时的老太婆,处在痛苦与难耐的境地,已经没精力与他争辩,没时间对开发商的论调说三道四了。

  沈导露出了为难的表情。问:“可以坚持一下吗”?我说:“不行啊,如果能坚持,就不会麻烦您了”。

  沈导思考了片刻,说:“这样吧,下一个展厅人比较少,我们到那里去,先自由活动几分钟,然后,我领着大姐找卫生间”。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沈导领着老太婆,迈着轻快的步子回来了。这时的她,脸色立刻就变得轻松了,舒展了,一下子精神了许多。老太婆告诉我说:“沈导也不知道卫生间在哪,问了好几个工作人员,最后在展厅的二楼找到了。不但马上解决了病痛,沈导还把事先准备的止泻药给老伴吃了两片,这样,很快就药到病除了。

  这个老太婆,她走失一定与闹肚子有关,然而,她闹肚子,是不是与吃得太多有关,是不是与多喝了一杯凉牛奶有关呢。开发商的判断也不无道理。

  一枚硬币有两面,一座山峰有阴阳。我这个“曲磨”的老太婆也不例外。她也有慷慨大气的一面,也有乐善好施的一面,也有见义勇为,积极阳光的一面。

  老太婆积极能干,原来在单位是公认的。我们开始是在农场上班,正赶上农业学大寨。改土造田是一年四季的重点任务。要么是挑土挖河,要么是抬筐填沟,要么是清理河沟中的淤泥等等。好多任务都是大包干,只要进入施工现场,班长就会将一天的工作量分配给大家,用米尺丈量好长度,或是一个人干,或者是两个人为一组共同完成。我这老太婆,一米七几的大个子,体重六十多公斤。身大力不亏,干起活来,她敢和大老爷们比高低,看她那浑身是劲儿的样子,不少男劳力也会报怂服输。所以,哪天的工作量她都能提前完成,然后再帮助落后的工友们。在农场的四年里,她两年被评为场部的劳动模范,一年评为省农垦的先进标兵。

  后来,我们俩一起进了工厂。当时,又赶上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学大庆”运动。赶上了抗震救灾。大庆人“三老四严”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要求进步的年轻人。“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口号,激励着每一个以厂为家的职工。那时的工人,干起活来没有讲时间的,没有比报酬的。当时,我们还没有小孩。因为她一心扑在工作上,脏活累活抢着干,自己看不惯的事,心直口快敢说敢管,第二年,她就被车间任命为带班长。这个没有档次的芝麻官,可不是耍嘴皮子的,不带头把活干好,不给大家做出样子来,哪个人会服气呀!她带领的这个班组,先进事迹曾多次刊登在唐山的劳动日报上。《河北工人报》还发表过一篇3000字的人物专访呢!

  在柬埔寨旅游,因为她慷慨解囊差点出了车祸。

  别看这老太婆平时对自己“吝啬”,抠门或小气。吃的喝的专检便宜的买。但她却是个好礼好面的人。无论亲戚还是朋友,只要有求于她,或是有红白喜事,她出手却是大方的。别人花二百,她就要花四百。别人借五百,她准会掏一千。无论是单位还是居委会,只要组织捐赠献爱心活动,她都会带个好头。因为自己就是地震的受害者,听到汶川发生了地震后,心情特别沉痛,第一时间拿出了2000元送到民政局。她到邻居家串门,遇上了可怜的乞讨者,她也要拿出来一两块钱递过去。她说:“管他是骗子不是骗子呢,我见到这样的人,心里就不好受”。

  在柬埔寨期间,地接导游曾告知过大家:遇到要钱的小孩子不要给他们。如果给了一个,其他的就会把人包围住。

  怎奈,这个国家要钱的小孩太多了。无论到哪个景区,只要大巴车一停,三五个十几岁的小孩就会奔跑着围过来。伸着小手用生硬的中国话说:"给钱,给钱。。。。。。"老太婆实在看不下去,时而自言自语道:这些孩子多可怜啊!于是,有时就抓出几块糖,有时就递过去几块糕点,用以抚慰自己不安的心灵。大概是在小吴哥窟,老太婆下意识地塞给了一个女孩五块钱,告诉她“赶快离开吧”。谁知,这下可惹大祸了,霎时间,一下子冲过来四五个小孩子。他们将一双双瘦小沽黑的手伸过来,不住地哀求着:“给钱,给钱,阿姨给钱。。。。。。”。

  老太婆的善举,并没得到大家的赞赏。反而引来一片批评声。不仅导游批评,领队批评,旁边的游客也都七嘴八舌,指指点点。老太婆自知理亏,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那就赶紧撤吧。她一边喊着:“没钱了,没钱了”,一边朝着马路的对面败下阵去。要钱的孩子们,哪里肯放过这位好心大妈呀,他们当然会紧追不舍了。就在大家不顾一切横穿马路的时候,一辆三马车突然开过来,把一位小男孩撞倒在车轮下。慌了神的游客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就像世界大战爆发了一样。十几个人发疯似的围拢过来,很快把小孩子轻轻扶起,让他试探着走了几步,还好,这孩子是幸运的,车轮并未对他的身体造成伤害,虽倒地了却无大耐。让大家虚惊了一场,老太婆感觉很是对不起孩子,更对不起团友们。

  在南京,老太婆目睹了“人不让座,狗让座”的精彩表演。

  老太婆是52年生人,再过两三年就是七十岁高龄的老人了。但她身子骨还算硬朗,心态阳光,还把自己当成小姑娘呢。每次乘坐公交车,她都有给老者让座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了自然。那是十几年前在南京,老太婆的旁边坐着一位妙龄女郎,上车以后就不拿正眼瞅她。为什么?因为她带了一只宠物狗,同样占着一个人的座位。老太婆当然看不习惯了。一对老夫妇上车了,老太婆立刻站起来让座。而那位带狗的女士,却目不斜视,和啥事没发生一样。老太婆憋了半天,还是开口了。她客气地说:“这位小妹妹,能不能把狗的座位让出来呀“!结果,因为三观不同,没说上几句话不投机就顶起牛来。老太婆说她”没素质,不文明“,而妙龄女却说:”我给狗狗买票了,就应该有座位“。一时间,整个车厢的旅客都把目光投向了她们俩。人与狗的关系问题,成为了车厢中的焦点。大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在她们争论得口吐白沫之时,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只见这只座位上的宠物狗,一个键步跳了下去。很快就躲到了座位下。小狗狗还不时地发出“喔---喔--喔”的几声呐喊。不知是在为主子助威呢,还是在为我的老太婆喝彩点赞呢。狗狗这一突发的善举,开始让大家睁大了惊愕的眼睛,继而,引起了好几位乘客的掌声:“好!好!看看,看看,狗比人还文明呢”。女郎在失道寡助的生态下,猫腰将狗抱起来,再次放到了座位上。怎奈这只狗狗却和主人对着干,它似乎不存在给主子争脸的意识,它没坐上几秒钟,再一次自己跳了下来。座位再一次空了下来。它这一跳不要紧,如同抽了妙龄女郎几巴掌一样!她的脸刷地一下变红布了。这时的老太婆,就更来精神了。说:“你看看,你看看,人不让座狗让座,狗比人的礼数多“。车厢内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直笑得妙龄女不知把脸往哪里放了,抱起狗狗来就悻悻地下了车。

  据说,后来这个“人不让座,狗让座”灵异的故事,还登上了《扬子晚报》等新闻媒体呢。

  “咱别给中国人丢脸,行吗”?

  这是一句社会上很普通,很流行的熟语。但是,她在特定的场合,出自老太婆之口,就显得那样精彩。那样有深度,有力度。

  这是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因为酒店的规模不大,游客实在太多。所以在早餐的高峰时段,酒店就安排出一定的顺序来。哪个团队什么时间吃,占用哪几张餐桌等等,都有明确规定。这天早晨,海南团被分配到挨窗户的七个餐桌。领队负责地一个个清点着人数。就在这时,一位上海的老者端着托盘过来了,他不问青红皂白,就坐下来用餐。领队是黑龙江人,高高的个子一米八往上,很是能言善辩。他当然不会同意了。就告诉老者说:“大叔,这是我们团的位子,请你赶紧离开”。谁知这位矮个子大爷不太通气,说起话来还挺蛮横。他说:我们领队没下来,我没有座位,我就在这里吃“。两人互不相让就呛呛起来:”我咋为老不尊啦,我没有座位,我就在这里吃“。“我不和您理论,请您赶紧离开“。说着说着,两人就要发生肢体冲突。一个拽他,让他离开,一个无理狡辩,就是不走。用餐的游客一下子围拢过来很多。酒店的领班闻声,也迅速跑了过去,唔哩哇啦地说个不停,说的是啥一句也听不懂。

  就在这紧急时刻,老太婆挤进了人群。只见她把老者的托盘拿到了手上,有一种“釜底抽薪”的意味。她一边劝解老者,一边要往外走,忽而,她又不知想起了什么,马上折了回去,只见她附在老头的耳根,压低了声音说:“您知道这是在哪里吗?咱不给中国人丢脸,行吗”。她说话的声音虽然很低,很低,但周围的人却听得很清,很清。甚至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这位老游客一听这话,好像清醒了许多。不再大吼大叫了。这时,人群中又挤进去一位老太婆,她矮矮的个子,一米五左右,挺精神的。她冲着老大爷又是拍又是打。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她讲的上海话语速很快,大家也听不太明白。最后,老太太硬是用手把大爷的嘴给堵住了。只听她狠狠地说:“你这个老东西,到这里来丢啥人,现啥眼啊”!此时的老头,一点脾气都没有了,就像知道犯了错的小孩,跟着老太婆乖乖地走了。这才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咱别给中国人丢脸,行吗”?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很久很久以后,仍在我的耳畔回响。在关键时刻,我为自己的老太婆感到骄傲,我从心里为她点赞。

  屈莫杰就是“曲磨姐”,“曲磨姐”就叫屈莫杰“。,这才是立体的人,完整的人,有血有肉的人。这就是“既小气,又大方”的老太婆,“既自私,又公正”的老太婆,既“勤劳节俭“,又”真实朴素”的老太婆。我欣赏西方哲人的这句格言:我们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

  作 者:李志友 (天津候鸟老人,69岁)

  现住址:天津市宁河区贸易开发区秋实塑业

  海口住址:龙华区南海大道四季华庭13A402

  联系方式:13920527580 022-- 69161666

  身份证号:130202195002077219

  邮 箱:qiushisuye2013@163.com

标签: 历史故事300字10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