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彭明治

纵横百科 120 0

刚正不阿彭明治张朔夫 常宁民间文艺 2022-04-18 00:00

刚正不阿彭明治

刚正不阿彭明治

彭明治中将(1905—1993)

在人民军队开国将领中,有这么一位湖南常宁出生的硬派角色,他的历史几乎就是革命军队的历史:

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教导团教导大队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由周恩来同志写信介绍参加我党的第一支武装——叶挺独立团;北伐时期,参加黄埔学生军的两次东征和汀泗桥、贺胜桥、 武昌之战,战斗中总是冲锋在前,绰号“不惜命排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第25师代理连长,跟随朱德、陈毅南下广东,在著名的三河坝战斗中负伤,与部队和党失去联系;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重新入党,在2万5千里长征中一直担任先头部队,渡乌江,攻泸定桥;1937年参加平型关战役,抗日8年,从华北打到华中,“姓字犹叫敌胆寒”;1947年指挥了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的第一场胜仗——著名的秀水河子歼灭战,旅长指挥师长,敢违林彪将令获大捷;在解放战争中带领部队从东北打到广西,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是第一批将军大使,诸多的第一,在各位将军之中,极其少见。他,就是开国中将彭明治。

刚正不阿彭明治

黄埔军校资料图

和平岁月,彭明治将军清明廉洁,刚正不阿。据彭明治女儿彭幼明回忆:“父亲最大的特点是实事求是,不论对历史,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是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的态度,从不因政治风云的变幻而改变自己的观点。”

刚正不阿彭明治

南昌起义油画(1927.8.1)

彭幼明在《回忆我的父亲彭明治》一文中记述了这么两件事:“我曾在1987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一书中,发现516页上面写的是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彭明治兼第七旅旅长(?), 我对这个问号不解其意,

去问父亲,父亲笑着说,这里是有故事的:1959年在中南海紫光阁开会批判某军队领导干部,过去一些为这位领导所器重的同志来找父亲,和父亲说,这位领导干部一贯对父亲不公,1944 年中共中央命令彭明治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命令被他压下了,没有公布,理由是父亲身体不好。

如若不是压下命令,评衔时就会是上将了。因此,这个会上,老彭你可要发言等等,一再鼓动父亲发言揭发批判。父亲淡淡地说:‘在这么严肃的会上,讲我个人的事不太好吧。’他们无可奈何地走了,父亲还说:‘其实,如果不是他们告诉我,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回事。他们当时是参谋长,是主任,那时不和我说,1959年才和我说,是知道过去我们互相有些意见,想让我出面批。其实,一起出生入死几十年,大家彼此都很熟悉,那不是落井下石么?’”

刚正不阿彭明治

彭明治任命通知(1950年)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老干部一批批地被打倒,而林彪等人却红得发紫,报纸、电视天天连篇累牍地颠倒黑白,歪曲历史,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变成了林彪干的,林彪打仗百战百胜等等。在宣传辽沈战役的报道中,有人借秀水河子战斗大肆歌颂林彪,彭明治说:‘根本不是他指挥的!’

刚正不阿彭明治

纪录片《外交风云》剧照

父亲说起这些事越说越气,转身回到他的卧室,从一个牛皮公文包内,找出许多林彪过去写给他的信,这些信我是第一次看到,林彪的信多是用红蓝铅笔写的,其中有一封信我印象很深,林彪写道:“明治同志,甚念。你在七旅的工作不是不能胜任,而是做得很好,你是我军最老、最优秀、最有经验、最杰出的指挥员之一……。”父亲把这些信放在卫生间的水泥地上一把火都烧了,我在旁边看着觉得非常可惜,竭力劝阻父亲不要烧。当时谁要是有这样一封信,那真是求之不得,而父亲居然把这么宝贵的历史资料付之一炬。但是父亲自有他的道理和原则。这个道理我也是后来才慢慢明白的。

刚正不阿彭明治

彭明治大使在波兰(1951年)

在《回忆我的父亲彭明治》一文中,彭幼明讲述:“由于父亲的经历,他对人物的评价的标准也很独特:对于军队干部,一般是两条,一是会不会打仗,二是搞不搞政治背景,走不走上层路线。对于各种人物的评价,从不因其政治上的沉浮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关系到人的政治生命的时候。

有不少文章说父亲是黄埔一期生,包括海外的词典中对父亲的介绍也是这样写的。可是,父亲却说自己不是黄埔的一期生,当时参加的是黄埔的军士教导团。80年代,黄埔同学会让他填表,他就是不填。他也不认为黄埔一期有什么了不起,他说一期实际上连一本步兵操典都没读完,就去东征了,主要靠实战。他告诉我,在红军时有很长一段时间,上过黄埔就像参加过国民党反动派一样,像主席、总理、朱总司令他们当然是知道的,但下面是不知道的,往往对黄埔出身的存有偏见。

现在又把黄埔生吹到天上去了,其实都不对。黄埔出来的有革命的,也有反革命的,有能打仗的,也有草包,不可一概而论。

他又说:‘老说林彪是黄埔出来的,其实林彪知不知道黄埔在哪里还是个问题,因为四期的学习地点已经不是在广州黄埔了。’父亲作为东北我军第一场胜仗——秀水河子歼灭战的前敌总指挥,对这一战斗最有发言权。

他对某些部门由于林彪的自我毁灭而对这场战斗的否定很不以为然。关于这场战斗的过程父亲有过专文,在此不做赘述。但是,在“九.一三”之前,某军事科研单位就为这一战斗情况请父亲讲过多次。父亲说,“文革”前又是沙盘作业,又是拍军事教学片,把这一战斗说成林彪指挥的范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一点两面”战术的创造性。

1974 年轻批判林彪时,为了证明“一点两面” 的战术原则是违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这个单位多次来人了解情况,想把这一战斗定为击溃战,以便说明林彪是一贯反对毛主席的歼灭战思想。父亲根据当时情况,坚持认为是歼灭战,并且请当年参加战斗的旅(师)团领导讨论这一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后来这个单位的材料上接受了这一提法,但加了一句,叫作在广大指战员的抵制下,这一战

都打成了歼灭战。父亲后来讲起此事,还很不以为然,认为人在台上时,把一个“规模不大意义大”的战斗在军事上说得了不得,人倒台了,又要把歼灭战说成是击溃战,以证明这个人从前就是错的。实在是对历史的亵渎,对烈士们的不恭。打仗时,指挥员都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来下决心,作判断,谁还记得那么多条条本本。”

刚正不阿彭明治

彭明治故居 郭兴成/摄

文:张朔夫

摄影:郭兴成

本期责任编辑:周素昭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