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刘瑾,何故被遭凌迟?

纵横百科 186 0

古代皇帝后宫佳丽这么多,为防止妃子和侍从有染,自己被戴绿帽子,凡是进后宫服侍娘娘的人都被阉刑这就成了--太监。我们经常能从影视剧中看到太监的人物,小鱼儿里面的刘喜,天下第一里面的曹正淳,陈坤扮演的西厂都督,各个都是狠角色。说起历史中的太监,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明代著名太监魏忠贤,不过今天给大家讲下明代另一大太监刘瑾,那可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为什么会被武宗处以千刀万剐的凌迟之刑呢?

明朝太监刘瑾,何故被遭凌迟?

刘瑾原本姓谈,原籍陕西人,当地的镇守太监刘顺在刘瑾童年时期收他为义子,然后就改名刘姓,后来刘瑾跟着他进了宫当了太监,刘瑾在宫中察言观色,见风使舵,颇得明孝宗的喜欢。期间犯下大错本应被砍头,后来被赦免罪行。在朱厚照被封为太子的时候,孝宗把刘瑾派到东宫中侍奉太子。孝宗死后,太子即位,因为刘瑾一直陪在朱厚照身边,能猜透他的心思,投机取巧很是能让皇帝开心,武宗就越发的宠信刘瑾。在武宗上位后,因皇帝只想着美女酒肉,荒废朝政,刘瑾投皇帝所好,每天给皇帝进献各种美女歌妓,鹰犬玩物,经常引导皇帝微服出巡玩乐,让皇帝沉醉其中。每每这个时候刘瑾就会提醒皇帝批奏折,皇帝没有耐心就会让他去批改,刘瑾就开始掌握着朝廷的一举一动,政权在握。文武百官看皇帝如此行乐,非常担心,就像皇帝弹劾刘瑾,尚书偷偷告诉刘瑾他们的计划,刘瑾就像先皇帝哭惨,说那些百官想要限制他出玩,皇帝信之,把那些主要人物都严惩了,刘瑾反击成功后,皇帝便封他做了司礼监,更是宠信。

明朝太监刘瑾,何故被遭凌迟?

刘瑾能的武宗皇帝如此宠信,并不单单是让他开心。刘瑾做了很过改革的事情,足智多谋,果断麻利,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让朝廷发展的比较好,刘瑾掌权的这时期叫做“刘瑾时代”,一朝史官是不可能把太监执政的事迹记录上去的,只能从旁史知道了,他编写过一本《通鉴纂要》并且一些野史也零碎记载了一些刘瑾所做的改革措施,改革范围广,涉及到政治,人才,军事四部整顿。

吏部、户部、兵部、工部都有变动,重要的就有建立内厂平衡东西两厂的权利。执法雷厉风行,很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风范,尤其是对朝中的贪官污吏,施行前所未有"罚米例",会在定期查每个地方的财政支出,如果有和账目的不对,一定会大力严查是哪个官头的责任,哪怕是已经下任的官员也要你补齐,没有钱财就用翻倍的米来补偿,就有很多官员被罚过几百几千石米的,因此倾家荡产。这种经济处罚在当时可是大力遏制了官员的贪污腐败,整顿朝廷的风气。

明朝太监刘瑾,何故被遭凌迟?

刘瑾还有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减赋减税来减轻百姓的压力。因为是普通百姓出身,刘瑾知道人间疾苦。并且如果出现灾荒,他还会拨银救济灾民。不仅如此,在经济上,刘瑾也会严加管制军屯,修改盐法。如果有人非法侵占了军屯,就用军法严惩,如果不依法贩卖用盐,他会下令严格追查相关人的责任,如果要有缺失,就会要他们补偿缺失的银两。刘瑾还有一些体恤百姓的人性化改革策略,在科举考试中修改过各省分的录取名额,调整中西部地区等地录取人数,把控南方人数,以至达到两边人才平衡发展。还有一些超越当时封建思想的举措,年轻的寡妇可以不必一直守寡,可以让他们再嫁人,还下令没有人认领的尸体一起火葬。虽然刘瑾不被别人认同,但这些为朝为民的举措还是不能否认的。

明朝太监刘瑾,何故被遭凌迟?

这些种种,都让别人刮目相看。不过正因为刘瑾掌权太多,便开始行贿受碌,变本加厉派亲信到地方以聚田地为名,强收钱财。被别人举报,武宗亲自去抄他的家,没想到在刘瑾家搜出了 黄金两百多万两,白银五千多万余两,还没算上其他的珠宝田地房屋,武宗大怒,并以“欺上瞒下,党同伐异,中饱私囊,贪权政治”之名处以千刀万剐的凌迟之刑,更有甚者花重金买他的肉来祭奠被他害死的人。不过这刘瑾真是胆子大胃口也大,据说以刘瑾当时的财产在那一千中可算的是全球首富。如此明目张胆,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又得罪了其他党派,被弹劾皇帝也难容忍吧,最终只能得以如此悲惨的下场。

标签: 历史传奇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